中醫(yī)古籍
  • 馬鹿花

    拼音注音Mǎ Lù Huā別名

    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出處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豆科植物馬鹿花。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

    原形態(tài)

    藤狀灌木,高約3米。3出復(fù)葉,小葉卵圓形,基出3脈,脈在下面突起,葉形偏斜,全緣,無毛。圓錐花序,花淡紫紅色,龍骨瓣近于勁直,先端鈍圓。莢果矩形。

    性味

    甘澀,平。

    功能主治

    驅(qū)蟲。治蛔蟲,寸白蟲,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fù)方

    治小兒蛔蟲癥:馬鹿花三至五錢。水煎半小時,去渣,加蜂蜜適量,空腹服,連服兩日。(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變色紅菇別名蘑菇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變色紅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生于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陜西、江蘇、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
  • 拼音注音Pí Dàn別名皮蛋(《隨息居飲食譜》),彩蛋、松花蛋(江蘇)。出處《醫(yī)林纂要》來源為鴨蛋用石灰、草灰、鹽等腌制而成。性味《醫(yī)林篆要》:“味辛澀甘咸,寒?!肮δ苤髦巍夺t(yī)林纂要》:“瀉肺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摘錄《......
  • 拼音注音Biàn Dòu Cài別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鴨腳板、藍布正出處本品始載于《救荒本草》,云:變豆菜生輝縣荒野中,其苗葉初作地攤野生,葉似地牡丹極大,又鋸齒尖,其后葉中分生莖叉,梢葉頗小,上開白花,其葉味甘……“據(jù)其所述形態(tài),即指......
  • 《全國中草藥匯編》:壁虎拼音注音Bì Hǔ別名守宮、爬壁虎、爬墻虎、蝎虎、天龍來源守宮科動物無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摔死或開水燙死,曬干或焙干。東北和華東地區(qū)產(chǎn)一種無蹼壁虎Gek......
  • 《全國中草藥匯編》:壁錢拼音注音Bì Qián別名壁繭、壁蟢窩來源壁錢科動物壁錢蟲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個體或所結(jié)的卵囊入藥。四季可采,開水燙死,曬干或焙干即得。性味咸、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用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