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偏葉白齒蘚

    拼音注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齒蘚科植物偏葉白齒蘚的植物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樹干上或巖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長。往往成片著生,群體厚達(dá)1.5-2.5cm。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寧、陜西、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植物體粗壯,黃綠色至青綠色。主莖橫展,具鞭狀枝和假根。支莖直立或傾立,少分枝,長3-6cm。葉三角披針形,基部卵形,上端漸尖,葉緣略反曲,尖部具細(xì)齒。無中肋。葉細(xì)胞卵形至狹長形,角細(xì)胞多數(shù),方形或橢圓形,壁厚。雌雄異株。蒴柄細(xì)長;孢蒴長卵形;蒴帽兜形,覆蓋全孢蒴。

    性味

    淡;涼

    注意

    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止痛。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跌打損傷;血瘀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Dù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酒葡萄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is labrusca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根及莖洗凈,切片,葉切碎,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此種產(chǎn)于美國東部,美國栽培葡萄品種多出自此種?,F(xiàn)我國云......
  • 《中藥大辭典》:白背三七拼音注音Bái Bèi Sān Qī別名大肥牛(《廣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藥、散血姜(《廣西藥植圖志》),土田七(《廣西中藥志》),三百棒、地滾子,大救駕、百步還陽、石三七、樹三七(《云南中草藥》),大綠葉、接......
  • 拼音注音Bái Bèi Sān Qī Jīnɡ Yè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莖葉。夏、秋采收。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背三七“條。性味《云南中草藥》:“咸微辛,寒,有毒?!肮δ苤髦吻鍩幔娼?,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風(fēng)濕痛,骨折、......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背葉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樸樹、白帽頂來源為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
  • 《中藥大辭典》:白背葉根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 Gēn別名白膜根、白樸根(《嶺南草藥志》),野桐根(《閩南民間草藥》)。出處《嶺南草藥志》來源為大戟種植物白楸的根。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背葉“條?;瘜W(xué)成分含酚類、氨基酸、鞣質(zhì)、糖類。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