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白齒蘚科植物偏葉白齒蘚的植物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樹干上或巖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長。往往成片著生,群體厚達(dá)1.5-2.5cm。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寧、陜西、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植物體粗壯,黃綠色至青綠色。主莖橫展,具鞭狀枝和假根。支莖直立或傾立,少分枝,長3-6cm。葉三角披針形,基部卵形,上端漸尖,葉緣略反曲,尖部具細(xì)齒。無中肋。葉細(xì)胞卵形至狹長形,角細(xì)胞多數(shù),方形或橢圓形,壁厚。雌雄異株。蒴柄細(xì)長;孢蒴長卵形;蒴帽兜形,覆蓋全孢蒴。
淡;涼
孕婦慎服
涼血止血;散瘀止痛。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跌打損傷;血瘀腫痛
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白齒蘚科植物偏葉白齒蘚的植物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樹干上或巖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長。往往成片著生,群體厚達(dá)1.5-2.5cm。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寧、陜西、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植物體粗壯,黃綠色至青綠色。主莖橫展,具鞭狀枝和假根。支莖直立或傾立,少分枝,長3-6cm。葉三角披針形,基部卵形,上端漸尖,葉緣略反曲,尖部具細(xì)齒。無中肋。葉細(xì)胞卵形至狹長形,角細(xì)胞多數(shù),方形或橢圓形,壁厚。雌雄異株。蒴柄細(xì)長;孢蒴長卵形;蒴帽兜形,覆蓋全孢蒴。
性味淡;涼
注意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止痛。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跌打損傷;血瘀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