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青海防風(fēng)

    拼音注音Qīnɡ Hǎi Fánɡ Fēnɡ別名

    防風(fēng)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葛縷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um carui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洗去泥沙,稍晾,置沸水中燙后去外皮,曬干或烘干即得。

    原形態(tài)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無毛。根圓柱形,肉質(zhì),長10-25cm,徑5-10mm。莖上部分枝。其生葉及莖下部葉的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略短于葉片,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葉片輪廓長圓狀披針形,長5-15cm,寬2-3cm,末回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mm,寬約1-3cm,具寬葉鞘,邊緣膜質(zhì),白色或粉紅色。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總花梗長5-8cm;無總苞片,稀1-3,線形;傘輻5-10,長1-4cm;無小總苞片,偶有1-3,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5-15,花雜性,無萼齒,花瓣白色,或帶淡紅色;花柱長約為花柱基的2倍。果實長卵形,長4-5mm,寬2-2.5mm,成熟后黃褐色,果棱明顯,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合生面2?;?、果期5-8月。

    性狀

    性狀鑒別:根呈圓柱形或縱剖成條形,略彎曲或呈扭曲狀,單一,罕見分歧者。長約10-40cm,直徑0.2-1.5cm。頂端根頭部寬大,有明顯的凹陷莖基痕。表面稍粗糙,有縱皺紋或溝紋。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粗糙,皮層呈土黃色,木質(zhì)部呈鮮明的黃色。氣弱,味微甘而略苦。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層易脫落,剩余為3-6列細(xì)胞組成,多呈切向延長,皮層窄。韌皮部寬廣,散布有眾多分泌道。形成層成環(huán)狀。木質(zhì)部呈放射狀排列,射線寬窄不一。根莖中央有髓,髓部薄壁細(xì)胞較大,略呈類長圓形。

    粉末特征:類白色。

    1.分泌道中含有樹脂樣分泌物。

    2.木栓細(xì)胞類長方形,壁增厚。

    3.導(dǎo)管多為網(wǎng)紋或環(huán)紋。

    4.纖維長梭形,壁薄有紋孔。

    5.含草酸鈣柱晶、方晶及不規(guī)則結(jié)晶。

    鑒別

    取本品粗粉以氯仿浸漬1小時,濾過,濾液用氯仿稀釋至10mg/ml,在285nm、242nm有最大吸收。

    性味

    味辛;微甘;性微溫

    注意

    體虛多汗者慎服。

    功能主治

    發(fā)表祛風(fēng);勝濕止痛。主風(fēng)寒感冒;頭痛身痛;風(fēng)濕痹痛;破傷風(fēng)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脆骨風(fēng)別名碎骨風(fēng)、吊鐘花、雞白柴、茶條樹、羊脆骨、青皮木來源鐵青樹科脆骨風(fēng)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長江以南各地。性味甘、淡、微澀,平。功能主治散瘀,消......
  • 拼音注音Chòu Lěnɡ Shān別名臭松來源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臭冷杉的葉、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ies nehrolepis (Trautv.)Maxim.[A.sibirica Ledeb.bar.nephrolepis T......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威靈別名大葉兔耳風(fēng)、威靈仙[云南]來源菊科風(fēng)毛菊屬植物棉毛風(fēng)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藥。夏秋采集,洗凈切碎曬干。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解毒止痛。用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
  • 拼音注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m deltoides Ait;Synurus pu......
  • 《中藥大辭典》:臭山羊拼音注音Chòu Shān Yánɡ別名臭常山(《中國植物圖鑒》),臭苗(《中國藥植志》),大山羊、騷牯羊、地梔子、梔子黃(《貴州民間方藥集》),和常山(《中藥志》),大騷羊(《貴陽民間藥草》),白胡椒、大素藥(《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