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爪金龍

    《全國中草藥匯編》:三爪金龍拼音注音Sān Zhǎo Jīn Lónɡ別名

    爬山虎

    來源

    為葡萄科爬山虎屬植物三葉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 (Royle)Planch.,以根于莖入藥。秋季采集,曬干備用或鮮用。

    生境分布

    攀附于墻壁或樹干上。分布于湖北、廣東、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

    原形態(tài)

    落葉木質(zhì)攀援藤本,多分枝;枝粗壯,土褐色,有多數(shù)短小而分枝的卷須;卷須頂端擴(kuò)大成圓形吸盤,借以攀附于墻壁或樹干上,與葉成對生狀。葉柄長5~12厘米;葉為掌狀3小葉,中間小葉卵形或?qū)捙槧盥研?,長6~12厘米,寬2~7厘米,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齒端尖銳,兩面無毛或下面沿葉脈疏生柔毛;側(cè)生小葉為斜卵形,較中間小葉略小,秋季葉變?yōu)榧t色,夏、秋開黃綠色花,聚傘花序常生于短枝頂端或與葉對生;花兩性,5數(shù),有時4數(shù);花梗較葉柄短;萼淺碟狀;花瓣短圓。漿果球形,成熟時黑褐色,具白霜。種子1~2粒。

    性味

    辛、甘,平。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活絡(luò),散瘀。用于風(fēng)濕骨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加酒炒熱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三爪金龍拼音注音Sān Zhǎo Jīn Lónɡ別名

    小紅藤、綠葡萄藤、喜馬拉雅爬山虎、三爪風(fēng)、大血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三葉爬山虎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Royle)Planch.[Ampelopsis himalayana Royle]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收根及莖,洗凈后切片或切段,鮮用或曬干。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攀附于墻壁或樹干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甘肅、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三葉爬山虎 落葉木質(zhì)藤本。多分枝,枝粗壯,土褐色;卷須短而分枝,頂端有吸盤。掌狀3小葉互生;總?cè)~柄長5-12cm,無毛或有毛;葉片紙質(zhì),中間小葉卵形或?qū)捙槧盥研?,長6-12cm,寬2-7cm,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楔形,側(cè)生小葉不對稱,斜卵形,較中間小葉略小,邊緣有明顯而帶尖頭的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或沿葉脈有疏柔毛;小葉柄長5-6mm?;▋尚裕蹅慊ㄐ虺I诙讨Φ捻敹嘶蚺c葉對生;花梗較葉柄短;花淡綠色,5數(shù),有時4數(shù);花萼淺碟狀,全緣;花瓣長圓形;雄蕊與花瓣對生;花盤不明顯;花柱短圓柱形,花瓣脫落后先端常擴(kuò)大成盤狀。漿果球形,熟時變黑褐色,具白粉,種子1-2顆。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散瘀通絡(luò)。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寸節(jié)七拼音注音Cùn Jié Qī別名大鏵頭草、大葉堇菜來源為堇菜科堇菜屬植物大葉堇菜Viola diamantiaca Nakai,以全草入藥。夏末采收,洗凈,曬干。性味辛、苦,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用于瘡癤腫毒......
  • 《中藥大辭典》:寸金草拼音注音Cùn Jīn Cǎo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邊。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33厘米。根叢生,長約10~12厘米。莖......
  • 拼音注音Chónɡ Shù Jué英文名Harland's Chien Fern出處始載于《植物分類學(xué)報》。來源藥材基源:為烏毛蕨科植物崇澍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ienioperis harlandii (Hook. ......
  • 拼音注音Chuān Wū別名烏頭、五毒根英文名RADIX ACONITI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干。性狀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圓錐形,......
  • 《中藥大辭典》:川烏頭拼音注音Chuān Wū Tóu別名川烏(《金匱要略》)出處侯寧極《藥譜》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塊根。夏至至小暑間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莖葉,然后將子根摘下,與母根分開,抖凈泥土,曬干。生境分布主要栽培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