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太陽海星

    拼音注音Tài Yánɡ Hǎi Xīnɡ別名

    太陽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太陽海星科動物陶氏太陽海星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laster dawsoni Verril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水深25-400m的沙泥海底。

    資源分布:我國黃海、渤海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陶氏太陽海星,體盤大而圓,腕10-15個,短尖,大的個體輻徑達190mm,間輻徑約為75mm,背板網(wǎng)狀,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圓形、橢圓形或平頂?shù)膫沃w,各偽柱體上有一乳頭狀中央突起和10-30個顆粒邊緣小棘。上緣板圓形,較小,各具一組小棘。下緣板成長方形,較大,各有40-60個較長的棘,排列成2-3橫行。口面間輻部狹小,只有少數(shù)數(shù)個腹側(cè)板,每板上有5-20個顆粒狀棘。口板大,三角形,有6-9個邊緣棘和3-4個口面棘。

    性狀

    性狀鑒別,太陽海星呈圓盤狀,直徑可達19cm,具10-15腕,腕略呈圓柱形,先端短尖,表面具疣狀突起。質(zhì)硬部脆,不易折斷。氣腥,味咸。

    藥理作用

    1.抗體克作用,給急性失血性休克實驗犬靜脈輸入等量的陶氏太陽海星代血漿后,具有明顯的增加血容量和升高血壓的作用。臨床用于低血容量休克和術(shù)中失血等120例,收到較好療效,且無明顯禁忌證。

    2.抗凝血作用,采用毛細管法,小鼠腹腔注射陶氏太陽海星酸性粘多糖(SDAMP)40mg/kg,能明顯延長正常小鼠的凝血時間。靜脈注射SDAMP10mg/kg,對高脂飼料引起的高血脂家兔的凝血時間亦有顯著的延長作用。犬靜脈注射陶氏太陽海星你血漿20ml/kg后1h,1天中分別用試管法測定,結(jié)果對凝血時間無明顯影響。

    3.對血有的影響,靜脈注射SDAMP10mg/kg,對高脂飼料所致高脂血癥家兔血清中的總膽固醇含量有明顯的降低作用。SDAMP的降血脂及抗凝活性,表明其可能有對抗血液紅細胞的凝聚、血栓的形成及改變微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流態(tài)等作用。因冠心痛、缺血性腦血管病均與高脂血癥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有密切關(guān)系,故認為SDAMP是治療微循環(huán)障礙、高血脂、冠心病及腦血管疾病有效的藥物。

    4.毒性,每只小鼠靜脈注射陶氏太陽海星代血漿1ml,無毒性反應(yīng),無死亡。每只兔分別靜脈注射代血漿30ml,40ml,50ml,連續(xù)10天,對心、肝、脾、肺、腎肉眼觀察無異常,組織病理切片無明顯改變。兔6靜脈注射代血漿10ml/kg,連續(xù)5天,無明顯毒性反應(yīng)。犬靜脈注射代血漿20ml/kg,隔日1次,連續(xù)5次,亦無不良反應(yīng)。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代血漿0.5ml,隔日1次共3次,于注射后14d及24d分別靜脈注射代血漿2ml,無過敏反應(yīng)。體外代血漿0.4-1.2ml對兔無溶血作用。此外,代血漿對犬魏氏法測得的血沉和家兔肝、腎功能均無明顯影響,熱原及降壓物質(zhì)檢查均符合要求。

    鑒別

    理化鑒別(1)取太陽海星粗粉10g,加石油醚30ml提取,港督過,蒸干后油醚后,加氯信溶解,取該溶液1ml移入試管中沿管壁緩慢加濃硫酸1ml,靜置10min,氯信層呈橙紅色,并有天藍色熒光。中間為血紅色環(huán)。

    (2)取上述石油醚提取后的殘渣,加水提取,將水提取液置入試管中,沿管壁加入等量的茚三酮試劑,水浴中加熱10min,變?yōu)樗{色。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和胃止痛。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3g,酒沖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臭柏拼音注音Chòu Bǎi別名新疆圓柏、雙子柏(《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阿爾叉、霍寧-阿爾茨(蒙名)。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葉、球果。春、夏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地、多石的干旱荒山和林下。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梧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別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葉、后庭花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以根、莖、葉入藥。春秋采根及莖,開花前采葉,......
  • 《中藥大辭典》:臭梧桐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實或帶宿萼的果實。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濕,平喘?!坝梅ㄓ昧績?nèi)臟:煎湯,3~5錢。外用:敷貼。復方①治氣喘及風濕痛:臭梧......
  • 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別名芙蓉根(《綱目拾遺》)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雜及莖葉?;瘜W成分含賴桐二醇烯酮、賴桐酮、赪桐甾醇。性味①《浙江民間草藥》: “味苦,性寒?!阿凇端拇ㄖ兴幹尽罚?.....
  • 《中藥大辭典》:臭梧桐花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Huā別名龍船花(《泉州本草》)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功能主治治頭風,痢疾,疝氣。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研末或浸酒。復方①治風氣頭風:臭梧桐花陰干,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