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花五味子根

    拼音注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Gēn別名

    香石藤、鐵骨散、過山龍、小血藤、滿山香、小密細藤、接筋藤、黃袍、五味子、蘿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黃袍小血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小花五味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sandramicranthaA.C.Smith.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坡灌木林中或雜木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態(tài)

    落葉藤本。植物體纖細,小枝圓柱形。葉互生;葉柄長0.7-2cm;葉紙質;葉片卵形、卵狀三角形或寬橢圓形,長4-7cm,寬2-6cm,先端長尖,基部鈍或心形,邊緣疏生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涡?,雌雄異株;花小,直徑不及1cm;花橙黃色;花被6-9;雄蕊8-12;雌蕊心皮16-21,排成3-4輪;子房具明顯的雞冠狀柱頭。聚合果成熟時長1.5-4cm,小漿果扁球形,紅色,內(nèi)有種子2枚;種皮具細小的瘤狀突起。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味

    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理氣活血。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胃痛;月經(jīng)不調;腎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鵪鶉拼音注音ān Chun來源雉形目雉科鵪鶉Coturnix coturnix (L.),以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功能主治補中氣,強筋骨,止瀉痢。主治小兒疳積,下痢,百日咳等。復方治痢疾:鵪鶉1只,取肉,赤小豆5錢......
  • 拼音注音ān Chun Dàn來源雉形目雉科鵪鶉Coturnix coturnix (L.),以蛋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功能主治治胃病、肺病、神經(jīng)衰弱、肋膜炎等。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Bù Diāo Mù別名格棒子、格棒棒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小葉石積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ophylla Rehd.et Wils.采收和儲......
  • 《中藥大辭典》:不灰木拼音注音Bù Huī Mù別名無灰木(《本草圖經(jīng)》)出處《開寶本草》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角閃石石棉。原形態(tài)角閃石的一種。為平行較長而易劈為細絲形之纖維狀物休,纖維常與脈壁相垂直,色白、灰或帶綠色,光澤絲狀,微透明至不透明......
  • 拼音注音Bó Lè Shù別名山桃樹出處江西《草藥手冊》來源為鐘萼木科植物鐘萼木的樹皮。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4500米山地林中。分布云南東部、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