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心葉秋海棠

    拼音注音Xīn Yè Qiū Hǎi Tánɡ別名

    一口血、紅盤、大巖酸

    來源

    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心葉秋海棠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labordei Lev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潮濕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15-22cm。無莖。地下塊莖球形,直徑約1cm。1葉,葉柄長9-13cm,無毛;葉片卵狀心形,長4-11cm,寬3-9cm,先端短漸尖,基部心表,兩側(cè)近對稱,上面無毛,下面主脈上有時微被疏柔毛,干后兩面褐色,邊緣具不整齊的牙齒。聚傘花序,總花梗從地下莖生出,與葉柄近等長;花粉紅以,雄花被4片,外輪2片卵圓形,長、寬約4.5cm,內(nèi)輪2片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mm,寬約1.5mm,內(nèi)輪2片李鵬圓狀披針形,長約4mm,寬約1.5mm,花絲基部短的合生,有花絲約12條,花藥橢圓形,縱裂;雌花被片4,花柱大部分合生,成長約2m的柄。蒴果卵形,有3翅,其中1翅較大,鐮刀形,鈍頭。

    性味

    味酸;澀;性寒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止痛;解毒。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鳩菊別名豆腐渣樹、聾耳朵樹、雞菊花來源菊科斑鳩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V. papillosa Franch.],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四川、云南、貴州。性味甘、澀,溫。功能主治消炎,解毒。主......
  • 別名暴馬子皮、白丁香、棒棒木、荷花丁香。英文名Syringae Cortex藥用部位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e (Blume.)Hara var.mandshurica (Maxim.)Hara的樹皮。植物形態(tài)灌......
  • 《全國中草藥匯編》:暴馬子拼音注音Bào Mǎ Zǐ別名荷花丁香、白丁香來源木犀科丁香屬植物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dshurica (Maxim.) Hara ,以樹干及枝條......
  • 《中藥大辭典》:杯莧拼音注音Bēi Xiàn別名蛇見怕(《海南植物志》),鏡而草、蛇驚慌、細葉蛇總管、拔子彈草(《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出處《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莧科植物杯莧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河......
  • 拼音注音Bēi Xiàn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杯莧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athula prostrata(L.) Bl.[Achyranthesprostrata L.」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或小河邊。資源分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