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妹妔。
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圓葉烏桕的葉或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pium rotundifolium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果熟時采摘,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坡地、樹叢。
資源分布:分豈有此理于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圓葉烏桕 灌木或喬木,高達12m。小枝灰白色。葉互生;葉柄長3-7cm,頂端有2腺體;葉片革質,近圓形,長5.5-11cm,寬6-12.5cm,先端圓而有一小凸尖,或有不同深淺凹缺,基部近圓形,全緣。穗狀花序頂生;單性,雌雄同序,無花瓣及花盤;雄花花萼杯狀,2-3齒狀裂,雄蕊2,稀1-3;雌花少數(shù),著生于花序的下部,萼片3,子房卵形,3室,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5cm;種子近三角形,外面被蠟質層?;ㄆ?-9月,果期7-11月。
性狀鑒別 葉近圓形,革質,長5.5-11cm,寬6-11.5cm,基部近圓形,先端圓而有小凸尖;葉柄長3-7cm,頂端有2腺體。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5cm,表面紫褐色。內含種子3枚,種子近三角形,外面被蠟質層。氣微,味苦澀。
肺;肝經(jīng)
辛;苦;涼
解毒消腫;殺蟲。主蛇傷;疥癬;濕疹;瘡毒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新華本草綱要》:葉,用于風毒,蛇咬傷。果實:用于瘡毒、疥癬、濕疹、蛇咬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妹妔。
英文名root-bark of Roundleaf Tallowtree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圓葉烏桕的葉或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pium rotundifolium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果熟時采摘,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坡地、樹叢。
資源分布:分豈有此理于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圓葉烏桕 灌木或喬木,高達12m。小枝灰白色。葉互生;葉柄長3-7cm,頂端有2腺體;葉片革質,近圓形,長5.5-11cm,寬6-12.5cm,先端圓而有一小凸尖,或有不同深淺凹缺,基部近圓形,全緣。穗狀花序頂生;單性,雌雄同序,無花瓣及花盤;雄花花萼杯狀,2-3齒狀裂,雄蕊2,稀1-3;雌花少數(shù),著生于花序的下部,萼片3,子房卵形,3室,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5cm;種子近三角形,外面被蠟質層?;ㄆ?-9月,果期7-11月。
性狀性狀鑒別 葉近圓形,革質,長5.5-11cm,寬6-11.5cm,基部近圓形,先端圓而有小凸尖;葉柄長3-7cm,頂端有2腺體。蒴果近球形,直徑約1.5cm,表面紫褐色。內含種子3枚,種子近三角形,外面被蠟質層。氣微,味苦澀。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殺蟲。主蛇傷;疥癬;濕疹;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用于風毒,蛇咬傷。果實:用于瘡毒、疥癬、濕疹、蛇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