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楊梅葉蚊母樹根

    拼音注音Yánɡ Méi Yè Wén Mǔ Shù Gēn英文名root of Myrica-like Distylium出處

    始載于《中國植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楊梅葉蚊母樹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stylium myricoides Hems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生于亞熱帶常綠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楊梅葉蚊母樹,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有鱗垢;老枝無毛,有皮孔。葉互生;葉柄長5-8mm,有鱗垢;托葉早落;葉革質,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5-11cm,寬2-4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部有數(shù)個小齒突,上面綠色,干后暗晦無光澤,下面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1-3cm;雄花與兩性花在同一個花序上,兩性花位于花序軸的頂端;苞片披針形,長2-3mm;萼筒極短,萼齒3-5個;雄蕊3-8個;子房上位,有星狀毛,花柱長6-8mm;雄花的萼筒很短,雄蕊長短不一。蒴果卵圓形,長1-1.2cm,有黃褐色星狀毛,裂為4片。種子長6-7mm,褐色,有光澤。

    性狀

    性狀鑒別,根長圓錐形,大小長短不一。表面灰褐色。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淡。

    歸經(jīng)

    脾;肝經(jīng)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滲濕;祛風活絡。主水腫;手足浮腫;風濕骨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治手足浮腫。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濱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ucedanum japonicum Thu......
  • 拼音注音Bào Zhànɡ Zhú別名吉祥草、馬鬃花、觀音柳、花丁子、馬骔花英文名Coralplant出處始載于《華北經(jīng)濟植物志要》。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sselia equisetiform......
  • 《中藥大辭典》:瓣蕊唐松草拼音注音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別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出處《河北中藥手冊》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秋季采挖,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叢和林緣......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丁香拼音注音Bái Dīnɡ Xiānɡ別名麻雀糞、家雀糞、樹麻雀來源雀形目文鳥科樹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糞便入藥。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Temm.的糞便也作白丁香用。生境分布......
  • 拼音注音Bái Sān Qī別名打不死、還陽參、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曬干用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巖石上的腐殖土或石隙,常生在石灰?guī)r地區(qū).分布陜西、河南、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