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豬脾

    《中藥大辭典》:豬脾拼音注音Zhū Pí別名

    聯(lián)貼(《綱目》),草鞋底(《隨意居飲食譜》)。

    出處

    《本草圖經》

    來源

    為豬科動物。

    原形態(tài)

    動物形態(tài)詳"豬肉"條。

    性味

    ①《綱目》:"澀,平,無毒。"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平。"

    功能主治

    健脾胃,助消化。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入散劑。

    復方

    ①治脾胃虛熱:豬脾、陳橘皮紅、生姜、人參、蔥白(切,拍之)。合陳米水煮如羹,去橘皮,空腹食之。(《本草圖經》)

    ②治脾胃氣弱,不下食,米谷不化:豬脾一具,豬胃一枚。上二味,凈洗細切,入好米二合,如常法煮粥,空腹食。(《圣濟總錄》豬脾粥)

    ③治脾積痞塊:豬脾七個,每個用新針刺爛,以皮硝一錢擦之,瓷器盛七日,鐵器焙干,又用水紅花子七錢,同搗為末,以無灰酒空心調下。(《保壽堂經驗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豬脾拼音注音Zhū Pí別名

    聯(lián)貼、草鞋底、豬橫利

    英文名Pig's spleen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脾臟。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儲藏:宰殺后,刮去豬毛,剖腹,取出脾臟部分,洗凈,鮮用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雜食性家養(yǎng)物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

    原形態(tài)

    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tài)也有差異基本特微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藥理作用

    1.免疫調節(jié)作用豬脾可用來制取轉移因于(TF),TF是一種低分子肽一枝耷酸復合物,是介導細胞免疫的重要淋巴因子之一。能將供體的細胞免疫能力,特異地轉移給受體,使受體具有供體的細胞免疫能力。TF在體外能增強PHA和ConA等對淋巴細胞、NK細胞、K細胞和Mφ的刺激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E玫瑰花結形成率,促進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趨化作用;在體內能傳遞或轉移遲發(fā)型超敏反應( DTH)。 TF也能觸發(fā)淋巴細胞和 Mφ釋放IFN、TNF及ILI,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如豬牌TF1mg/kg,2mg/kg和4mg/kg口服,或 0.5mg/kg,1mg/kg和 2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連續(xù)7次,對化療(環(huán)磷酸胺)或荷瘤(S180)小鼠被抑制的DTH有明顯增強作用。給小鼠口服乙肝特異性豬脾TF也能誘導實驗小鼠對乙肝疫苗的DTH,表明能轉移抗原依賴性特異效應。豬牌TF與人臍帶血T淋巴細胞溫育后能激活E玫瑰花結形成,其激活率為42.27% 。白細胞粘附抑制試驗證實,結核特異性豬脾TF能轉移對結核的細胞免疫功能,對強毒感染的小鼠和豚鼠,可延長感染動物的存活時間,降低死亡率,明顯減輕感染動物的臟器病變及細菌定量培養(yǎng)數(shù)目,對感染動物有保護作用。用特異性豬牌TF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早期病人,可使病情明顯減輕,提高超期率,縮短低血壓時間,并可增強細胞兔疫功能。

    豬牌核糖核酸,用于丁射線照射引起重度輻射損傷的小鼠,能提高胸腺指數(shù)、脾指數(shù)、白細胞數(shù)及E-玫瑰花結率,脾臟的淋巴小結增生也較明顯,表明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豬脾RNA用于治療小地呼吸道感染,也能顯著提高E-玫瑰花結形成率,而免疫球蛋白和補體C3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免疫核糖核酸(I-RNA)對裸鼠和出生后切除胸腺的小鼠,也可使其花結形成細胞數(shù)目增加。用于治療人病毒性心肌炎及保護動物抵御瘧原蟲致死性感染也有顯著效果。

    2.抗腫瘤作用I-RNA和TF均可致敏和介導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在體外I-RNA使非致敏淋巴細胞變成效應細胞,對相應腫瘤細胞起免疫反應;在體內使非致敏動物獲得免疫信息,抑制或破壞腫瘤生長。特異性轉移因子(S-TF)對胃癌細胞的[3H]UR摻入有顯著抑制作用,I-RNA和S-TF尚抑制腫瘤惡性轉化及癌基因表達,二者合用能協(xié)同抑制瘤細胞的RNA合成。TF和S180細胞的S-TF均能抑制S180細胞的DNA合成,并明顯抑制S180轉移瘤的生長。豬脾RNA對小鼠S180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率為36.7%-47%。

    3.免疫抑制作用 從豬牌制取的淋巴細胞抑制因子(LIF),在5ug/ml,50μg/ml和100μg/ml下,對植物血凝素(PHA)誘導的人外周血淋巴細胞(PBL)轉化有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其中的有效組分為多肽和微量的核酸類物質。從豬脾制取的免疫抑制提取物(SISE)對人PBL轉化有顯著抑制作用,其中SISE-j超濾組分免疫抑制活性最強,尤以其中相對分子質量為 6000-10000的SU3和相對分子質量小于6000的SU為甚。進一步研究證實,SU3對小鼠胸腺細胞和牌細胞的自發(fā)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對PHA和細菌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均有較強抑制作用,在濃度為50μg/ml時即有顯著抑制作用。此外,SU3對小鼠DTH反應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在實驗濃度下與地塞米松作用相似,SU3在低劑量時(0.1mg/d)對小鼠 B細胞產生SRBC抗體有明顯促進作用,而在高劑量時(0.5mg/d和1mg/d)則表現(xiàn)為較強的抑制作用。實驗表明,SU3對細胞和體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這與牛牌來源的類似物質相似。當將SISE和豬胸腺免疫抑制提取物(TISE)作對比研究時,證明兩者均為與核酸結合的肽類物質,對PHA誘導的人PBL轉化,對3H-TdR摻入小鼠胸腺細胞和脾細胞,對小鼠活化脾細胞產生IL-2,對小鼠DTH反應和SRBC特異抗體的產生,兩者均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豬脾經蛋白酶水解制取的豬牌水解物,配合腫瘤化療,不僅可減輕和防止白細胞的減少,對提升血小板。血色素及紅細胞也有一定療效,對骨髓有一定保護作用。豬脾水解物含有短肽、氨基酸、核酸降解物、維生素B12、膽堿和葉酸等,這些成分能參與和影響體內核酸及蛋白質代謝,刺激造血功能、保護肝臟,并有一定滋補強壯作用。

    5.毒性 豬脾TF毒性試驗證明,對貓血壓和心電圖無異常影響,降壓物質試驗符合藥典規(guī)定,對心率和心律無明顯影響,并且無致突變和致畸作用。豬脾RNA急性和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無毒。豬脾SISE的SU3組分與小鼠脾細胞一起培養(yǎng)13h或48h均未顯示明顯的細胞毒性。

    歸經

    脾;胃經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健脾胃;消積滯。主脾胃虛熱;脾積痞塊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入散劑。

    復方

    ①治脾胃虛熱:豬脾、陳橘皮紅、生姜、人參、蔥白(切,拍之)。合陳米水煮如羹,去橘皮,空腹食之。(《本草圖經》)②治脾胃氣弱,不下食,米谷不化:豬脾一具,豬胃一枚。上二味,凈洗細切,入好米二臺,如常法煮粥,空腹食。(《圣濟總錄》豬脾粥)③治脾積痞塊:豬脾七個,每個用新針刺爛,以皮硝一錢擦之,瓷器盛七日,鐵器焙干,又用水紅花子七錢,同搗為未,以無灰酒空心調下。(《保壽堂經驗方》)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楊葉拼音注音Bái Yánɡ Yè出處《唐本草》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葉。功能主治《綱目》:“治齲齒,煎水含漱。又治骨疽久發(fā),骨從中出,頻搗敷之?!皬头街我墀復龋喊讞钚氯~,用手指打數(shù)十下,使葉熟軟,以背面貼患處,每個瘡面貼......
  • 《中藥大辭典》:白楊枝拼音注音Bái Yánɡ Zhī出處《綱目》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枝。功能主治《綱目》:“消腹痛,治吻瘡。“用法用量內服:浸酒。外用:燒汁涂。復方①治腹脹滿堅如石,積年不損者:白楊東南枝,去蒼皮,護風細銼五升,熬令黃......
  • 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別名響葉楊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團葉楊的皮及葉。秋季采集,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向陽的山坡疏林中。分布于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5~10米。樹皮灰白色,枝圓棒狀,棕色或灰棕色,幼時有柔毛。......
  • 《中藥大辭典》:白楊樹根皮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 Gēn Pí別名白楊皮(《分類草藥性》)。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根皮。春季采挖。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楊樹皮“條。性味苦,平。①《分類草藥性》:“性澀,微苦?!阿凇?.....
  • 《中藥大辭典》:白楊樹皮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 Pí別名白楊皮(《梅師集驗方》)。出處《唐本草》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皮。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山楊,又名:大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