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草烏頭 蓽茇各4.5克 川椒 細(xì)辛各6克
上藥生用為末。
主牙疼欲落。
每用少許,揩患處內(nèi)外,其牙自落。
皂角刺 綿黃耆各30克(炒)生甘草 乳香(為末)各15克
主癰癤已成膿者。
每服9克,酒服立潰。
穿山甲、僵蠶、枳殼、姜黃、牽牛、赤石脂、大黃、白芷、貝母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
穿襠發(fā),已成膿者。
每服5錢,早晨空心用酒調(diào)下。行利10余次,用薄粥補(bǔ)之。其膿血從大便中出。
草烏頭1錢5分,蓽撥1錢5分,川椒2錢,細(xì)辛2錢。
生為末。
牙疼。
用少許,揩患牙處內(nèi)外。其牙自落。
皂角刺1兩(炒),炒黃耆1兩(炒),生甘草5錢,乳香5錢。
上各為細(xì)末。
立穿一切外癥。主
每服3錢,陳酒送下。
金頂砒5分,潮腦1錢,螺螄肉(曬干)2兩,輕粉3錢,巴豆仁(去油)5錢。
上為末。
去頑肉。亦可代開刀。主
用麻油調(diào)搽。
斑蝥1錢,巴豆1錢,白信石1分。
一切流注,癰毒,有膿水。
取大米少許,放瘍頭上,膏藥蓋之。以代開刀。
皂角刺(30克)、黃芪(30克)、甘草(15克)、乳香(15克)。
上藥共研細(xì)末。每服9克,陳酒或溫開水送服;或改用飲片水煎服。
益氣活血,托毒潰膿。
主治瘡瘍膿毒已熟、尚未潰破。
臨床報道主要見于治療痤瘡等病癥。
痤瘡:以本方加味治療囊腫型痤瘡19例,與四環(huán)素口服治療12例對照。療程為60日,以囊腫的消退個數(shù)為療效評價標(biāo)準(zhǔn)。結(jié)果:治療組痊愈4例,顯效9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68.42%;對照組痊愈1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中國皮膚性病學(xué)雜志》1997年第1期)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瘡瘍膿熟不潰,方用黃芪益氣托毒,皂角刺活血漬膿為主要作用,佐以乳香消腫定痛。臨床應(yīng)用以瘡瘍膿成、尚未潰破而腫脹疼痛為辨證要點(diǎn)。
改作湯劑,臨床可加用穿山甲、沒藥以增加排膿、消腫、止痛之功。如見局部焮熱,加金銀花、連翹;腫痛較甚,加赤芍、牡丹皮;氣血不足,加黨參、白術(shù)、熟地黃、當(dāng)歸。瘡瘍已潰者忌用。
代刀散是托毒方,芪草乳香皂角刺。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草烏頭 蓽茇各4.5克 川椒 細(xì)辛各6克
制法上藥生用為末。
功能主治主牙疼欲落。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揩患處內(nèi)外,其牙自落。
摘錄《杏苑生春》卷六《外科全生集》:代刀散處方皂角刺 綿黃耆各30克(炒)生甘草 乳香(為末)各15克
功能主治主癰癤已成膿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服立潰。
摘錄《外科全生集》《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代刀散處方穿山甲、僵蠶、枳殼、姜黃、牽牛、赤石脂、大黃、白芷、貝母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穿襠發(fā),已成膿者。
用法用量每服5錢,早晨空心用酒調(diào)下。行利10余次,用薄粥補(bǔ)之。其膿血從大便中出。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杏苑》卷六:代刀散處方草烏頭1錢5分,蓽撥1錢5分,川椒2錢,細(xì)辛2錢。
制法生為末。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用少許,揩患牙處內(nèi)外。其牙自落。
摘錄《杏苑》卷六《外科全生集》卷四:代刀散處方皂角刺1兩(炒),炒黃耆1兩(炒),生甘草5錢,乳香5錢。
制法上各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立穿一切外癥。主
用法用量每服3錢,陳酒送下。
摘錄《外科全生集》卷四《外科傳薪集》:代刀散處方金頂砒5分,潮腦1錢,螺螄肉(曬干)2兩,輕粉3錢,巴豆仁(去油)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去頑肉。亦可代開刀。主
用法用量用麻油調(diào)搽。
摘錄《外科傳薪集》《青囊秘傳》:代刀散處方斑蝥1錢,巴豆1錢,白信石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流注,癰毒,有膿水。
用法用量取大米少許,放瘍頭上,膏藥蓋之。以代開刀。
摘錄《青囊秘傳》清·《外科證治全生集》:代刀散組成皂角刺(30克)、黃芪(30克)、甘草(15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每服9克,陳酒或溫開水送服;或改用飲片水煎服。
功效益氣活血,托毒潰膿。
主治主治瘡瘍膿毒已熟、尚未潰破。
臨床應(yīng)用臨床報道主要見于治療痤瘡等病癥。
痤瘡:以本方加味治療囊腫型痤瘡19例,與四環(huán)素口服治療12例對照。療程為60日,以囊腫的消退個數(shù)為療效評價標(biāo)準(zhǔn)。結(jié)果:治療組痊愈4例,顯效9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68.42%;對照組痊愈1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中國皮膚性病學(xué)雜志》1997年第1期)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療瘡瘍膿熟不潰,方用黃芪益氣托毒,皂角刺活血漬膿為主要作用,佐以乳香消腫定痛。臨床應(yīng)用以瘡瘍膿成、尚未潰破而腫脹疼痛為辨證要點(diǎn)。
改作湯劑,臨床可加用穿山甲、沒藥以增加排膿、消腫、止痛之功。如見局部焮熱,加金銀花、連翹;腫痛較甚,加赤芍、牡丹皮;氣血不足,加黨參、白術(shù)、熟地黃、當(dāng)歸。瘡瘍已潰者忌用。
方歌代刀散是托毒方,芪草乳香皂角刺。
摘錄清·《外科證治全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