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紫彈樹

    《全國中草藥匯編》:紫彈樹拼音注音Zǐ Dàn Shù別名

    樸樹、中筋樹、沙楠子樹、香丁

    來源

    榆科紫彈樹Celtis biondii Pamp.,以葉、根皮、莖、枝入藥。

    生境分布

    長江流域各省。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痰,利小便。主治小兒腦積水及小兒頭顱軟骨,腰骨酸痛,乳腺炎。外用治瘡毒,潰爛。

    用法用量

    1~2兩。外用適量鮮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每天換2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紫彈樹拼音注音Zǐ Dàn Shù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為榆科植物紫彈樹莖、葉根皮

    生境分布

    喜濕潤及肥厚的粘質(zhì)土壤,常生于山坡、山溝邊及雜木林中。分布陜西和長江以南。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達(dá)14米。一年枝有赤褐色細(xì)軟毛。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5~8厘米,中上部邊緣有單鋸齒,稀全緣,幼葉兩面被散生毛,上面較粗糙,下面脈上的毛較多,老葉無毛;葉柄長3~7毫米?;ㄐ?,雜性同株;雄花簇生于新枝基部,雌花單生或2~3集生于新枝上部;花被片4;雄蕊4,花絲淡紅色;雌蕊1,子房卵形,花柱2裂,柱頭呈毛狀。核果通常2個腋生,近球形,橙色或帶黑色,長9~18毫米,果核有網(wǎng)紋;果柄長于葉柄2倍以上,被毛?;ㄆ?~6月。果期9~10月。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痰,利小便。治小兒解顱。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①治腰骨酸痛:紫彈樹莖枝一至二兩,加狗脊,酒水各半燉服。

    ②治乳癰腫毒:紫彈樹根皮二至三兩,水煎服;渣加白糖搗爛敷患處。

    ③治瘡毒潰爛:紫彈樹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豹肉拼音注音Bào Ròu出處《別錄》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肉。性味甘酸,溫。①《別錄》:“味酸,平,無毒?!阿凇肚Ы稹な持巍罚骸八?,溫,無毒。“③《日華子本草》:“微毒?!阿堋夺t(yī)林纂要》:“甘,溫?!肮δ苤髦微佟秳e錄》:“主安......
  • 拼音注音Bào Yào Ténɡ別名四川白前、西川鵝絨藤英文名Deceiving Swallowwor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decipiens Sch......
  • 《全國中草藥匯編》:豹骨拼音注音Bào Gǔ別名川四腿、金錢豹骨來源貓科動物金錢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強(qiáng)筋健骨。用于風(fēng)濕痹痛,腳膝酸軟。用法用量3~6錢,入丸......
  • 拼音注音Bèi Zǐ別名貝齒(《雷公炮炙論》),白貝(《日華子本草》),白海蚆(《簡便單方》),白貝齒(《藥材資料匯編》)。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寶貝科動物貨貝或環(huán)紋貨貝等的貝殼。5~7月間于海邊撈取,除去肉,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于海南島、西沙......
  • 《中藥大辭典》:貝母蘭拼音注音Bèi Mǔ Lán別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藥》),石巴蕉、對葉果、果上葉(《云南中草藥選》),小綠芨(《全展選編·外科》)。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蘭科植物傘房貝母蘭的假鱗莖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