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斑蝥散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斑蝥散處方

    斑蝥10枚(去頭、足、翅,以糯米拌,炒令米黃為度)真珠15克(細(xì)研)猬皮15克(炙令黃)雄黃7.5克(細(xì)研)

    制法

    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

    主治瘰疬瘺,生于項(xiàng)上,結(jié)腫有膿。

    用法用量

    每日空腹時(shí)用溫酒調(diào)下1.5克,午后再服。

    備注

    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六補(bǔ)。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圣惠》卷六十六:斑蝥散處方

    斑蝥3枚(糯米拌炒令黃色,去頭翅足),滑石1分。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熱毒瘰疬。

    用法用量

    分為2服,空腹以糯米粥飲調(diào)下,如人行10里再服。如覺小腸澀,即煎黑豆湯服,須臾,小腸內(nèi)取下爛肉片子,即愈;未愈,隔日再服。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斑蝥散處方

    斑蝥(去頭翅足,糯米炒黃色)半兩,炒豆黃末1兩,炒糯米末1兩,甘草1中指節(jié)大(半生半炙),膩粉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項(xiàng)下并腋下熱毒、氣毒結(jié)成瘰疬。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時(shí)米飲調(diào)下。當(dāng)吐瀉下惡物,即煮糯米粥補(bǔ)之,如吐不止,以炒豆黃末煎湯止之;如吐甚不止,磨少許雄黃、麝香止之。將息后再服,取吐瀉惡物盡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圣惠》卷六十六:斑蝥散處方

    斑蝥10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黃色),牡丹3分,海藻1兩(洗去鹽味,焙干)。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鼠瘺著頸生,小者如杏,大者如杯。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空心及夜臥時(shí)以蔥白湯調(diào)下。病根當(dāng)于小便中出,如魚脬。利后只得吃粥。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見《圣惠》卷六十六:斑蝥散處方

    斑蝥70枚,猬皮1分,真朱1分,雄黃1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九漏。瘰疬瘺,生于項(xiàng)上,結(jié)腫有膿。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酒送下,1日3次。

    摘錄方出《千金》卷二十三,名見《圣惠》卷六十六《洞天奧旨》卷十六:斑蝥散處方

    斑蝥(炒,去翅足,同米熟)、雄黃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瘋?cè)鸵?/p>用法用量

    溫酒調(diào)送。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六《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七:斑蝥散處方

    斑蝥(去足翅,糯米炒)7枚,珍珠(研)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水銀(與眾藥研令星盡)半兩,葛上亭長(去足翅,糯米炒)7枚。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諸瘺。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空心、午后米飲調(diào)下。小便有所出,即愈。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七《圣惠》卷九十:斑蝥散處方

    斑蝥半分(以糯米同炒微黃,去翅足),硫黃半兩(細(xì)研),(艸閭)茹半分。

    制法

    上為細(xì)散,重入乳缽內(nèi),同研如粉。

    功能主治

    小兒月蝕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

    貼于瘡上,即愈?;虔徃?,即以豬脂和涂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回春》卷八:斑蝥散別名

    神效散

    處方

    斑蝥(去翅足,酒炒)1錢,穿山甲(土炒)1錢,僵蠶(去頭足,酒炒)1錢,丁香1錢,白丁香1錢,苦丁香1錢,紅小豆1錢,磨刀泥1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瘰疬人稍壯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五更無根水調(diào)服。至未時(shí)打下毒物,其形如鼠,后用田中野菊花焙黃色為末,陳醋調(diào),貼瘡上,1日1換,7日全安。

    摘錄《回春》卷八《圣惠》卷七十二:斑蝥散處方

    斑蝥1分(糯米中同炒令黃,去翅足),川大黃3分(銼,微炒),水蛭1分(炒令黃),當(dāng)歸3分(銼,微炒),虻蟲1分(炒令黃,去翅足)。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婦人月水不通,時(shí)作寒熱,食少體瘦。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圣惠》卷三十一:斑蝥散處方

    斑蝥半兩(糯米拌炒令赤,去翅足),射干3分,石膽3分(細(xì)研),桂心1分,牛黃1分(細(xì)研),犀角屑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蜴蜥1枚(微黃),紫石英1兩(細(xì)研,水飛過),蜈蚣1枚(微炙),麝香1錢(細(xì)研)。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瘦病復(fù)連,傳尸鬼氣,疰忤惡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新汲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一《圣惠》卷六十六:斑蝥散處方

    斑蝥半兩(去頭翅足,糯米拌炒黃),牽牛子1兩(生用),雄雀糞3分,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氣毒瘰疬,結(jié)腫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五更初用粥飲調(diào)下?;蛴型履妫捶讱吨?。日午后當(dāng)取下惡物。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五倍子(燒存性)、乳香少許,降真香少許。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調(diào)少許,搽痔上。摘錄《朱氏集驗(yàn)方》卷六......
  • 處方五倍子1兩,白芷半兩,石灰3兩,堇泥1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止血,生肉,排膿。主刀斧傷,惡瘡。用法用量滴水為丸,作餅,晾干,刮下,摻。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五引《吳氏集驗(yàn)方》......
  • 處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極細(xì)末。功能主治提膿祛腐。潰瘍膿洗不暢。用法用量摻于瘡面,或制成藥線插人瘡中,外用膏藥或油膏蓋貼。摘錄《外傷科學(xué)》......
  • 《串雅補(bǔ)》卷二:八仙串處方干漆(炒令煙盡)5錢,丁香3錢,廣木香5錢,檀香5錢,檳榔5錢,防己1兩,黑丑(取頭末)3兩,白丑(取頭末)2兩(黑、白丑頭末和勻,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樹根皮(為末)1兩(楝樹須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無子者不......
  • 《楊氏家藏方》卷九:八仙丸處方肉蓯蓉 牛膝 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當(dāng)歸(洗,焙)60克 附子(炮,去皮、臍)60克 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3克(別研)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