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蓖麻丸

    《圣濟總錄》卷一八二:蓖麻丸別名

    萆麻丸

    處方

    蓖麻仁30枚,棘剛子(去皮)20枚,石燕子(燒)1枚,滑石(末)2錢匕,麝香(研)半錢匕。

    制法

    上為末,稀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疒頹)疝。

    用法用量

    萆麻丸(《普濟方》卷三九九)。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二方出《千金》卷六,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一四:蓖麻丸別名

    萆麻膏

    處方

    蓖麻100顆(去皮),大棗15枚(去皮核)。

    制法

    上熟搗,丸如杏仁大。

    功能主治

    耳聾。

    用法用量

    萆麻膏(《衛(wèi)生總微》卷十八)。

    摘錄方出《千金》卷六,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一四《圣濟總錄》卷一一四:蓖麻丸別名

    大通膏、蓖麻子丸、萆麻丸

    處方

    蓖麻子(去皮)半兩,乳香1分,食鹽1分,巴豆(去皮,炒)1分,松脂半兩,蠟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制法

    上搗爛如膏。

    功能主治

    耳聾。

    用法用量

    大通膏(《楊氏家藏方》卷二十)、蓖麻子丸(《普濟方》卷五十三)、萆麻丸(《準(zhǔn)繩·類方》卷八)。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四《圣惠》卷三十六:蓖麻丸處方

    蓖麻子半兩(去皮),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巴豆1兩(2枚,去皮心),食鹽半兩,附子1分(去皮臍,生用),熏陸香2分,磁石1兩,菖蒲1兩,蠟4兩,木通半兩(銼)。

    制法

    上先搗菖蒲、食鹽、磁石、木通、熏陸香、附子等,為末;次搗蓖麻子,杏仁、桃仁、巴豆4味,納蠟同搗,丸如棗核大。

    功能主治

    耳聾,三十年無所聞。

    用法用量

    用塞耳中,1日四五度,抽出重捻之,3日1易。以愈為度。

    摘錄《圣惠》卷三十六《圣濟總錄》卷一二四:蓖麻丸處方

    蓖麻仁、紅曲各等分。

    制法

    上研細(xì),用沙糖和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鯁。

    用法用量

    以綿裹含之。痰出立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四《張氏醫(yī)通》卷十五:蓖麻丸處方

    蓖麻仁21粒,皂角(煨,取肉)5分,地龍(大者)2條,全蝎2個,遠(yuǎn)志肉2錢,磁石(煅,飛)2錢,乳香2錢,麝香少許。

    制法

    上為末,溶黃蠟為丸。

    功能主治

    久聾。

    用法用量

    塞耳中。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更多中藥材
  • 《金匱要略》卷中:半夏干姜散處方半夏 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為粗末。功能主治溫胃止嘔。主胃中有寒,干嘔吐逆,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漿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頓服之。備注本方證屬胃中有寒,津液凝為痰涎,隨胃氣上逆,因而干嘔、吐涎......
  • 《張氏醫(yī)通》卷五:半夏干姜湯處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干嘔,吐涎沫。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漿水煎服。摘錄《張氏醫(yī)通》卷五《疝氣證治論》:半夏干姜湯處方干姜、桂枝、半夏、蒼術(shù)、生姜各等分。功能主治心胃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
  • 別名安中散處方半夏2兩(湯浸洗7次,切片,焙干),厚樸4兩(姜制),陳皮6兩(去瓤,焙干),甘草2兩(炙焦黃),蒼術(shù)6兩(米泔浸一伏時,去皮,切,焙干)。制法上銼,慢火炒焦,為粗散。功能主治胃虛,寒熱百病,脾寒痰盛,不思飲食。用法用量每服3......
  • 《圣濟總錄》卷一九○:半夏撥刀別名半夏飪處方大麥面4兩,半夏(湯洗去滑,盡炒)半兩(為末),桂(去粗皮)1錢(為末)。功能主治婦人痃癖,血氣,口吐酸水。用法用量半夏飪(《普濟方》卷三二五)。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圣濟總錄》卷一九○:半夏......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散處方紫菀(去苗.凈洗)、五味子(撿凈)、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xì)辛(去苗),各二兩半。炮制上件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