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金花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大金花丸處方

    黃連、黃檗、黃芩、大黃,各等分。

    炮制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火證通治。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新水下。

    備注

    加梔子減大黃名梔子金花丸。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宣明論》卷四:大金花丸別名

    金花丸、三黃瀉心丸

    處方

    黃柏半兩,黃芩半兩,黃連半兩,大黃半兩。

    制法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中外諸熱,寢汗咬牙,睡語驚悸,溺血淋閉,咳血衄血,瘦弱頭痛,并骨蒸、肺痿、喘嗽。疹后癆,疹既收沒,毒邪猶郁于肌肉間,晝夜發(fā)熱,漸致發(fā)焦膚槁,羸瘦如柴,變成骨蒸癆瘵。

    用法用量

    金花丸(《雜病源流犀燭》卷二)、三黃瀉心丸(《眼科全書》卷六)。

    摘錄《宣明論》卷四明·《景岳全書》:大金花丸組成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生大黃。

    用法

    上藥各等分,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9克,每日2次。亦可用于煎劑,各藥用量按常規(guī)劑量。

    功效

    清熱瀉火。

    主治

    中外諸熱,淋秘溺血,嗽血衄血,頭痛骨蒸,肺痿,或疔、瘡、癤、癰等。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腎及輸尿管結石病癥。

    方解

    為黃連解毒湯加大黃組成,方用黃芩、黃連、黃柏、梔子清瀉三焦火熱,大黃清熱涼血解毒,使火熱從下焦而瀉。主要用于治療三焦火郁熱盛之證。臨床應用以身熱、煩躁、衄血、咯血、神昏譫語、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凡熱盛津傷之證慎用。

    方歌

    缺。

    摘錄明·《景岳全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丹1兩,南粉1兩,乳香少許。功能主治一切惡瘡。用法用量上前2味,同入乳缽內細研令勻,分作8分;用油4兩,于銚子內煎令熱,將銚子于地上放少時,入1分丹粉于油內,用青活柳枝如指粗者,右轉攪令極勻(柳枝若煎得焦頭,即旋去黑者),卻將銚子于火......
  • 處方白木3兩,厚樸(炙)3兩,人參3兩,茯苓3兩,吳茱萸3兩,陳曲3兩,麥糵3兩,芎3兩。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消谷下氣。主飲食不消。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錄《千金翼》卷十九......
  • 處方山楂、枳實、大茴、吳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氣。摘錄《醫(yī)學傳燈》卷下......
  • 處方八角金盤(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蘆根30克,赤小豆30克,陳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濕化痰,活血消瘀,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董漢良方......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八解散處方人參、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白術、藿香(去土),各一兩。厚樸(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兩,半夏(湯洗七次)一兩。炮制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四時傷寒,頭疼壯熱,感風多汗,及療勞傷過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