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膽礬散

    《直指》卷二十一:膽礬散處方

    鴨嘴膽礬半錢,全蝎2個(gè)。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酒面熱甚,咽喉腫結(jié)閉塞。

    用法用量

    以雞翎蘸藥,入喉中,須臾破開聲出;次用生青荷研細(xì),井水調(diào)下,候吐出毒涎即愈,未吐再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膽礬散處方

    膽礬(飛)1錢,乳香(研)1錢,鉛丹(飛)1錢。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小兒走馬疳。

    用法用量

    每用紙捻子點(diǎn)少許貼患處。如肉紫爛臭,藥到便紅。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楊氏家藏方》卷二十:膽礬散處方

    膽礬1兩(入坩鍋?zhàn)觾?nèi),烈火煅令白色,出火毒1宿),麝香1字(別研)。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嵌甲。

    用法用量

    先用蔥鹽湯洗患處,挹干,敷藥少許。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十《朱氏集驗(yàn)方》卷九:膽礬散處方

    膽礬1錢(飛過(guò)),硇砂2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咽喉瘡。

    用法用量

    點(diǎn)瘡腫處。立穿,穿則合瘡口藥。

    摘錄《朱氏集驗(yàn)方》卷九《普濟(jì)方》卷六十七:膽礬散處方

    生肌散1兩,蘆甘石3錢,膽礬半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牙疳。

    用法用量

    貼之。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七《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五引《經(jīng)驗(yàn)秘方》:膽礬散處方

    鴨嘴膽礬、米醋。

    功能主治

    喉閉,膿血脹塞喉中,語(yǔ)聲不得,命在須臾。

    用法用量

    將鴨嘴膽礬研末,用箸頭卷少綿子,先于米醋中蘸濕,次蘸藥末,令人擘患人口開,將箸頭藥點(diǎn)入喉中腫處,其膿血即時(shí)吐出;如不能開口者,用生姜1塊如栗子大,剜1小孔,入巴豆肉1粒于內(nèi),以小油小半盞,安砂盆中,將姜磨盡,灌姜油于喉,即時(shí)吐出膿血,其效尤速。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五引《經(jīng)驗(yàn)秘方》《痘疹傳心錄》卷十五:膽礬散處方

    雄鵝膽2個(gè),黃柏末5分,百草霜5分,青魚膽(枯礬收)5個(gè),刺毛窠1兩(燒存性。內(nèi)有蟲者)。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喉癬,喉風(fēng)。

    用法用量

    吹喉。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五《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膽礬散處方

    胡黃連5分,膽礬5厘,兒茶5厘。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牙疳。

    用法用量

    敷患處。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楊氏家藏方》卷十三:膽礬散處方

    膽礬1兩(火煅白色),龍骨半兩(五色者),白石脂半兩,黃丹2錢(火飛),蛇蛻1條(全者,燒灰別研),麝香半錢(別研)。

    制法

    上藥除蛇蛻、麝香末外,余為細(xì)末,同蛇蛻、麝香末和勻。

    功能主治

    附骨漏瘡,焮紅疼痛,侵潰,膿水不絕,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

    先用蔥椒湯洗凈,揾干,次用藥少許,干摻瘡口;如瘡口小,用紙捻子點(diǎn)藥纴入瘡口內(nèi),日3次。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薄荷3錢,焦山楂5錢,白豆蔻2錢,車前子2錢,廣陳皮1錢5分,檳榔4錢,鉤藤4錢,牛黃3分,澤瀉3錢,草豆蔻2錢,砂仁2錢,甘草1錢,神曲2錢,燈心1錢,膽草1錢,蟬蛻2錢,黃連1錢,天竺黃1錢,僵蠶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
  • 《圣濟(jì)總錄》卷九:保壽丸處方牛黃(研)半兩,丹砂(研)半兩,雄黃(研)半兩,犀角(鎊屑)半兩,天麻半兩,蟬殼(去土)半兩,干姜(炮)半兩,白僵蠶(炒)半兩,半夏(湯洗10遍,焙)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天南星(炮)半兩,白附子(......
  •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赤石脂(煅)半兩,白姜(炮,洗)半兩,蓽澄茄半兩。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臟腑虛寒,瀉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 處方硫黃(光明者,研兩復(fù)時(shí),取末)11兩,青鹽4兩半(研),陽(yáng)起石(別研如粉)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牛膝(酒浸,切,焙)3兩,楮實(shí)3兩,桂(去粗皮)3兩。制法將4味草藥為末,與前3味研約同攪,再研勻,別取干姜6兩(細(xì)末),煮生姜面......
  • 《嬰童百問》卷十:保壽散處方白茯苓1兩,新羅參1兩,川雄黃1兩,牙消1兩,甘草(炙)1兩,片腦少許,麝香少許,牛黃少許(無(wú)亦得)。制法上為細(xì)末,入錫合內(nèi)收之。功能主治嬰孩驚熱、潮熱、風(fēng)熱、虛熱,頭額溫壯,白日夜間多啼,傷濕鼻流清涕,喉咽時(shí)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