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浮萍散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卷八:浮萍散處方

    浮萍草(陰干)

    制法

    為末。

    功能主治

    治瘡疹入眼,痛楚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6克,用羊子肝半片,入盆子內(nèi),以竹杖子刺碎爛,投水半合,絞取肝汁,調(diào)藥服之,食后。不甚者,一服便愈;若目已傷,十服愈。

    摘錄《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卷八《儒門事親》卷十二:浮萍散處方

    浮萍 荊芥 川芎 甘草 麻黃(去根)各30克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發(fā)汗祛風,活血解毒。治癩風。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溫服。汗出則愈。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醫(yī)級》卷八:浮萍散處方

    浮萍(曬干)1錢,黃芩1錢,白芷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瘋、癬、疥、癩。

    用法用量

    四物湯同煎調(diào)下。汗出病愈。

    摘錄《醫(yī)級》卷八《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五:浮萍散處方

    浮萍5錢,防風3錢,黃耆3錢,羌活3錢,當歸2錢,干葛1錢,麻黃5分,生草4分。

    功能主治

    丹毒。

    用法用量

    水煎,量疾重輕,分2-3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五《回春》卷四:浮萍散處方

    浮萍草(于秋暮取霜露打過者)不拘多少。

    制法

    以凈瓦攤開,陰干,其瓦一日一易,不可見日,務(wù)要陰干,用紙包起,臨時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

    脫肛。

    用法用量

    先取井水或新水洗凈脫出肛,次以藥末摻上。

    摘錄《回春》卷四《衛(wèi)生總微》卷八:浮萍散處方

    浮萍草。

    制法

    陰干,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瘡疹入眼,痛楚不忍,恐傷其目。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用羊子肝半片,入盆子內(nèi),以竹杖子刺碎爛,投水半合,絞取肝汁,調(diào)藥服之。不甚者,1服便愈;若目已傷者,10服愈。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八《幼幼新書》卷十四引鄭愈方:浮萍散處方

    浮萍2錢,麻黃2錢,京芎2錢,天麻2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出汗。主小兒傷寒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2錢,薄荷酒調(diào)下。覆令出汗。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四引鄭愈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赤石脂(煅)半兩,白姜(炮,洗)半兩,蓽澄茄半兩。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臟腑虛寒,瀉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 處方硫黃(光明者,研兩復(fù)時,取末)11兩,青鹽4兩半(研),陽起石(別研如粉)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牛膝(酒浸,切,焙)3兩,楮實3兩,桂(去粗皮)3兩。制法將4味草藥為末,與前3味研約同攪,再研勻,別取干姜6兩(細末),煮生姜面......
  • 《嬰童百問》卷十:保壽散處方白茯苓1兩,新羅參1兩,川雄黃1兩,牙消1兩,甘草(炙)1兩,片腦少許,麝香少許,牛黃少許(無亦得)。制法上為細末,入錫合內(nèi)收之。功能主治嬰孩驚熱、潮熱、風熱、虛熱,頭額溫壯,白日夜間多啼,傷濕鼻流清涕,喉咽時時......
  • 處方羌活1分,藿香葉半兩,全蝎1分(去毒),防風1分,天麻1分,川芎2錢,朱砂2錢(別研),獨活2錢,人參2錢。制法上為末,入朱砂和勻,煉蜜為丸,如皂角子大。功能主治鎮(zhèn)心截風。主小兒心神不安,多驚夜啼。用法用量每服1粒,金錢薄荷湯化下。摘錄......
  • 處方防風1兩2錢,天麻1兩2錢,天竺黃1兩2錢,貝母1兩2錢,桑葉1兩2錢,膽南星1兩,薄荷1兩,茯苓1兩,鉤藤1兩,橘紅8錢,甘草8錢,桔梗8錢,僵蠶4錢,遠志4錢,羌活6錢,活蝎20個(上共為細粉,兌入),琥珀8錢,犀角1錢,羚羊角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