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旱蓮草8千克(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許水洗,扭干取汁,曬五日,不住手攪一午時)真生姜汁500克 蜜500克(和汁同前曬)
攪至數(shù)日,似稀糖成膏,瓷碗收藏。
烏須黑發(fā)。治須發(fā)早白。
每日空腹時,用無灰好酒酌量,加藥10毫升服。午后又一服。至二十一日,將白須發(fā)拔去,即長出黑須發(fā)。
旱蓮草(捶碎)。
瘧疾。
《本草綱目》本方用法:上藥捶爛,男左女右,置寸口上。
旱蓮草。
用泉水煮汁熬膏。
黑發(fā),益腎陰。主
日服外,即以膏揩之。
旱蓮草20斤。
搗汁濾過,沙鍋內(nèi)熬成膏,入蜜少許收貯。
烏須黑發(fā),益腎,止吐血瀉血,通小腸,明目固齒,滋陰補血。主痔病,血痢。
早、晚水、酒任下2-3錢。
虛寒者,加生姜汁少許同煮。
旱蓮草16斤(在6月下半月,7月上半月采,不用水洗)。
上藥扭干取汁,對日曬過5日,不住手攪一午時,方加真生姜汁1斤,蜜1斤,和汁同前曬,攪至數(shù)日。似稀糖成膏、瓷碗收藏。
烏須黑發(fā)。主
每日空心用無灰好酒1鐘、藥1匙服,午后又1服。至21日,將白須發(fā)拔去,即長出黑須發(f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旱蓮草8千克(在六月下半月,七月上半月采,不許水洗,扭干取汁,曬五日,不住手攪一午時)真生姜汁500克 蜜500克(和汁同前曬)
制法攪至數(shù)日,似稀糖成膏,瓷碗收藏。
功能主治烏須黑發(fā)。治須發(fā)早白。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時,用無灰好酒酌量,加藥10毫升服。午后又一服。至二十一日,將白須發(fā)拔去,即長出黑須發(fā)。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方出《針灸資生經(jīng)》卷三,名見《衛(wèi)生鴻寶》卷一:旱蓮膏處方旱蓮草(捶碎)。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本草綱目》本方用法:上藥捶爛,男左女右,置寸口上。
摘錄方出《針灸資生經(jīng)》卷三,名見《衛(wèi)生鴻寶》卷一《醫(yī)燈續(xù)焰》卷十八:旱蓮膏處方旱蓮草。
制法用泉水煮汁熬膏。
功能主治黑發(fā),益腎陰。主
用法用量日服外,即以膏揩之。
摘錄《醫(yī)燈續(xù)焰》卷十八《惠直堂方》卷一:旱蓮膏處方旱蓮草20斤。
制法搗汁濾過,沙鍋內(nèi)熬成膏,入蜜少許收貯。
功能主治烏須黑發(fā),益腎,止吐血瀉血,通小腸,明目固齒,滋陰補血。主痔病,血痢。
用法用量早、晚水、酒任下2-3錢。
虛寒者,加生姜汁少許同煮。
摘錄《惠直堂方》卷一《古今醫(yī)鑒》卷九引馬翰林方:旱蓮膏處方旱蓮草16斤(在6月下半月,7月上半月采,不用水洗)。
制法上藥扭干取汁,對日曬過5日,不住手攪一午時,方加真生姜汁1斤,蜜1斤,和汁同前曬,攪至數(shù)日。似稀糖成膏、瓷碗收藏。
功能主治烏須黑發(fā)。主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用無灰好酒1鐘、藥1匙服,午后又1服。至21日,將白須發(fā)拔去,即長出黑須發(fā)。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引馬翰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