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石斛 巴戟天 桑螵蛸 杜仲各等分
上藥合搗過(guò)篩,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治陰氣衰,腰背痛,兩脛酸疼,小便淋瀝,遺精,滑精,陰囊濕癢。
用酒送服10丸,日二次。
芎藭2兩,附子2兩(炮),桂心2兩,甘草2兩(炙),黃芩2兩,芍藥2兩,干姜2兩,蜀椒2兩(汗),杏仁4兩(去皮尖,熬),白術(shù)5兩,當(dāng)歸2兩,大黃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五勞六極七傷,胃氣不和,發(fā)于五臟,虛勞小便或難或數(shù),令人多思,脾氣不和,宿食熱所為,流入百脈,食飲不進(jìn),沉滯著中膈,并來(lái)著一邊,或食不消。
每服5丸,以酒送服,每日3次,夜服3丸。
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石斛 巴戟天 桑螵蛸 杜仲各等分
制法上藥合搗過(guò)篩,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陰氣衰,腰背痛,兩脛酸疼,小便淋瀝,遺精,滑精,陰囊濕癢。
用法用量用酒送服10丸,日二次。
摘錄《醫(yī)心方》卷十三引《錄驗(yàn)方》《外臺(tái)》卷十七引《古今錄驗(yàn)》:淮南王枕中丸處方芎藭2兩,附子2兩(炮),桂心2兩,甘草2兩(炙),黃芩2兩,芍藥2兩,干姜2兩,蜀椒2兩(汗),杏仁4兩(去皮尖,熬),白術(shù)5兩,當(dāng)歸2兩,大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勞六極七傷,胃氣不和,發(fā)于五臟,虛勞小便或難或數(shù),令人多思,脾氣不和,宿食熱所為,流入百脈,食飲不進(jìn),沉滯著中膈,并來(lái)著一邊,或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酒送服,每日3次,夜服3丸。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摘錄《外臺(tái)》卷十七引《古今錄驗(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