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芩芍藥湯

    《類證活人書》卷十九:黃芩芍藥湯處方

    黃芩 白芍藥 白術 干地黃各30克

    制法

    上藥銼于麻豆大。

    功能主治

    治婦人傷寒,口燥咽干,腹?jié)M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00毫升,去滓溫服。

    寒則加生姜,同煎服。

    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九《活人書》卷十九:黃芩芍藥湯處方

    黃芩1兩,白芍藥1兩,白術1兩,干地黃1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婦人傷寒,口燥咽干,腹?jié)M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寒則加生姜同煎服。

    摘錄《活人書》卷十九《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黃芩芍藥湯處方

    條芩3錢,芍藥2錢,升麻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麻痘滯下。腸胃熱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

    《醫(yī)方考》:條芩可以清之,芍藥可以寒之,升麻可以舉之,甘草可以調(diào)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傷寒大白》卷二:黃芩芍藥湯處方

    黃芩、白芍藥、川連、甘草。

    功能主治

    陽明表熱而衄;濕熱傷于少陽,下利,寒熱口苦。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幼科直言》卷五:黃芩芍藥湯處方

    柴胡、黃芩、赤芍、陳皮、甘草、花粉、桃仁、山楂肉、歸尾。

    功能主治

    小兒傷寒傳里為熱,發(fā)熱作渴,譫言亂語,血分生熱,小便赤黃,兼得微汗,傳入少陰者。

    用法用量

    白水煎,兼服牛黃錠子。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種痘新書》卷十一:黃芩芍藥湯處方

    黃芩1錢(炒),赤芍1錢,升麻1錢,甘草1錢5分,生地1錢5分,木通1錢5分,枳殼1錢5分,歸尾1錢5分,川連8分,人參6分,酒大黃。

    功能主治

    麻癥,實熱滯于大腸,欲泄不泄,里急后重,時時欲出,滯而不下。

    用法用量

    方中酒大黃用量原缺。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一《麻癥集成》卷四:黃芩芍藥湯處方

    酒芩、酒芍、江殼、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

    麻后下痢,日久者。

    摘錄《麻癥集成》卷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1錢,百部1錢,山藥1兩,甘草3分,麥冬5錢,北五味10粒,白術2錢,茯神3錢。功能主治腎癆生蟲,夜臥常驚,或多恐怖,心懸懸未安,氣吸吸欲盡,淫夢時作,盜汗日多,飲食無味,口內(nèi)生瘡,胸中煩熱,終朝無力,惟思睡眠,唇似朱涂,顴如脂抹,......
  •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安沖湯處方白術18克(炒)生黃耆18克 生龍骨18克(搗細)生牡蠣18克(搗細)大生地18克 生杭芍9克 海螵蛸12克(搗細)茜草9克 川續(xù)斷12克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固澀安沖。婦女月經(jīng)過多,過期不止,或不時漏下。用法......
  •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安沖湯處方白術18克(炒)生黃耆18克 生龍骨18克(搗細)生牡蠣18克(搗細)大生地18克 生杭芍9克 海螵蛸12克(搗細)茜草9克 川續(xù)斷12克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固澀安沖。婦女月經(jīng)過多,過期不止,或不時漏下。用法......
  • 處方山藥15克,白術9克,炙甘草6克,石蓮肉9克,川斷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蠣30克,烏賊骨12克。功能主治平補脾腎,調(diào)經(jīng)固沖。主腎氣不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劉奉五婦科經(jīng)驗》......
  • 別名安睡如神湯處方茯苓1錢,茯神1錢,白術1錢,山藥1錢,寒水石(煅)1錢,棗仁1錢,遠志7分,炙草7分,朱砂5分,人參4分。功能主治通宵不寐。用法用量安睡如神湯(《醫(yī)學集成》卷三)。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