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龍散

    《衛(wèi)生總微》卷七:黑龍散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3分,竹茹1分,蘇木1分,蝎梢21個,烏龍土1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傷寒在表,服冷藥寒伏于中,危困不得汗。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水5分,煎至3分,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七《玉案》卷六:黑龍散處方

    山木炭、黃連、大黃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一切湯火傷。

    用法用量

    以生桐油調(diào)敷患處。

    摘錄《玉案》卷六《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黑龍散處方

    歸尾、赤芍、肉桂、干姜、黑豆、蒲黃、甘草、生地。

    功能主治

    新產(chǎn)胞衣不下,及血暈不省人事,腹中刺痛,敗血攻心,痞滿神昏,或眼閉口噤,或語言狂妄、困頓垂死者。

    用法用量

    加童便、酒各半盞煎?;蚣蛹t花、蘇木、香附。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黑龍散處方

    附子1枚半兩(燒存性,用冷灰焙,去火毒)。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傷寒陰盛隔陽,身冷煩躁,脈細(xì)沉緊。

    用法用量

    入臘茶1錢匕和勻,分作2服,每服用水1盞,蜜半匙,同煎至6分,放冷服。須臾躁止得睡,汗出為效。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博濟(jì)》卷五:黑龍散處方

    穿山甲4兩,虎頭骨4兩,洛粉3兩(炒,帶黃色為度),麝香1錢,龍腦1錢,丁香1兩(新瓦焙,微見火氣)。

    制法

    上先用瓦罐子1個,投虎骨在罐子內(nèi),燒令煙起,次入穿山甲同燒,煙焰起為度,取出放冷,同前藥杵羅令細(xì)。

    功能主治

    補(bǔ)碎續(xù)筋。主傷折手腳,骨髓沖出。

    用法用量

    用小黃米1大合,水2盞,煎成稠粥,續(xù)入藥末1字、醋1小杓子,再煎,攪勻后,于損處先著手帕子1條,攤上面覆裹,勿令透氣,再著紙裹3-5重,并油單都裹角,即1伏時1度換,依前法。如無黃米,即以糯米代之。

    注意

    忌冷水、濕面,不得針灸。

    摘錄《博濟(jì)》卷五《保嬰撮要》卷十六:黑龍散處方

    枇杷葉(去毛)半兩(一云山枇杷根),川山甲6兩(炒黃或煉存性)。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跌撲傷損,筋骨碎斷,骨折,刀箭蟲傷成瘡。

    用法用量

    姜汁水調(diào),或研地黃汁調(diào)亦好。跌撲傷損,筋骨碎斷,先端正其骨,以紙攤貼;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夾貼,卻將小繩緊縛3日,再用前法,勿去夾板,恐搖動患處,至骨緊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蟲傷成瘡,并用姜汁和水調(diào)貼,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六《接骨圖說》:黑龍散處方

    苦瓠霜(大者,瓣共霜)、鹽梅(2味燒存性)。

    功能主治

    墜馬或高墜,腰腳腫痛。

    用法用量

    清酒或火酒和,調(diào)折痛處。

    摘錄《接骨圖說》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土鱉蟲(頭足全,紙包,焙燥)、自然銅(醋煅7次)、血竭、無名異、乳香、沒藥,歸梢3錢,硼砂(甘草汁飛)4錢,巴霜15粒。制法酒糊為丸,每丸濕重1分,干重8厘。功能主治消瘀散毒。主杖傷、夾傷。用法用量量所責(zé)之?dāng)?shù)服多寡,總不過5丸。摘錄《雜......
  • 處方川芎2錢,草烏2錢,半夏2錢,麻黃1錢,蟾酥5分,南星4錢。制法以酒浸,曬干為末,再將芋艿葉絞汁拌濕,曬干研細(xì)。功能主治跌打損傷,痛極難忍。用法用量每服8厘,以酒調(diào)下。注意避風(fēng)。摘錄《傷科補(bǔ)要》卷四......
  • 《醫(y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厘散處方蘇木面3克 半兩錢3克 自然銅(醋淬七次)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血竭9克 麝香0.3克 紅花3克 丁香1.5克 番木鱉(油煠去毛)3克制法共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接骨散瘀。跌打損傷。用法用量用黃油或童便調(diào),溫服......
  • 處方番木鱉(水浸去皮,麻油炸枯)5錢,蟾酥3錢,僵蠶1錢,乳香2錢,膽礬1錢,川蜈蚣3錢,甲片1錢,沒藥2錢,血竭1錢,朱砂3錢,蟬蛻1錢,全蝎3錢,原麝5分,牙皂5錢(去弦,炙),川烏1錢,雄黃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端陽修合,水泛為丸,如萊......
  • 處方桂心1兩,甘遂1兩,細(xì)辛1兩,歸身1兩,半夏1兩,甘草1兩,白芷1兩,芫花1兩,海藻1兩,紅花1兩,全蟲1兩,牙皂1兩,虎骨1兩,白及1兩,川烏(姜汁制)1兩,草烏(姜汁制)1兩。制法上藥各炒為末,用核桃肉泡去皮4兩,烏梅凈肉1斤,蒸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