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蒺藜散

    《仁齋直指》卷十九:蒺藜散處方

    蒺藜(炒,去刺)草烏頭(水浸三日,逐日換水,去皮,曬)各15克 白芷 白附(生)蒼術(炒)荊芥穗各7.5克

    制法

    上研細末,米糊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搜風利濕。治頹風上攻,耳鳴目眩;濕邪下注,陰瘡瘙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病在上以茶清,在下以鹽酒送服。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九《千金》卷二十二:蒺藜散處方

    蒺藜子1升(熬令黃)。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氣腫痛。

    用法用量

    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腫大小,勿開孔,貼之。

    摘錄《千金》卷二十二《痧脹玉衡》卷下:蒺藜散別名

    絲三、十九號大畜方

    處方

    白蒺藜(搗去刺)2兩,澤蘭1兩,姜黃1兩,卜子1兩,楂肉1兩,茜草1兩,土貝母(凈)1兩,玄胡索1兩5錢,五靈脂1兩5錢,檳榔7錢,金銀花8錢,烏藥6錢,青皮6錢,桃仁(去皮尖)1兩2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食積瘀血,痧毒凝滯成塊,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絲三(《痧癥全書》卷下)、十九號大畜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摘錄《痧脹玉衡》卷下《瑞竹堂方》卷三:蒺藜散處方

    蒺藜根。

    制法

    上燒灰。

    功能主治

    打動牙齒。

    用法用量

    貼患處。動牙即牢。

    摘錄《瑞竹堂方》卷三《直指》卷十九:蒺藜散處方

    蒺藜(杵去刺)半兩,草烏頭(水浸3日,逐日換水,去皮,曬)半兩,白芷2錢半,白附(生)2錢半,蒼術(炒)2錢半,荊芥穗2錢半。

    制法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疒頹)風。上攻耳鳴目眩,下注陰濕瘡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上則茶清,下則鹽酒送服。

    摘錄《直指》卷十九《異授眼科》:蒺藜散處方

    白蒺藜(炒)、芍藥、茯苓、甘草、石決明(鹽水炒)、川芎(炒)、羌活、當歸、防風、蒼術(米泔浸,炒)、蟬蛻、麻黃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頭風注于目,每早晨昏花者。

    用法用量

    白滾水送下。

    摘錄《異授眼科》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見《洞天奧旨》卷八:蒺藜散處方

    蒺藜子1升(燒為灰)。

    功能主治

    一切疔腫。

    用法用量

    上以釅醋和,封頭上,經宿便愈?;蜥樒祁^,封上更佳。

    摘錄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見《洞天奧旨》卷八《圣惠》卷六十九:蒺藜散處方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3分,黃芩半兩,細辛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苦參半兩(銼),蛇床子半兩,秦艽半兩(去苗),防風半兩(去蘆頭),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當歸半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莽草3分(微炙),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婦人風瘙,皮膚中如蟲行,及生癮疹,搔之作瘡,面腫心煩。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六十九《醫(yī)心方》卷四引《深師方》:蒺藜散處方

    蒺藜子1升,梔子仁1升,香豉1升,木蘭皮半斤。

    制法

    上為末,酢漿和如泥。

    功能主治

    滅瘢。主齄皯(黑黽)。

    用法用量

    暮臥,涂病上,明旦湯洗去。

    摘錄《醫(yī)心方》卷四引《深師方》《醫(yī)學入門》卷七:蒺藜散處方

    白蒺藜(生)。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風虛牙齒疼痛,齦腫動搖。

    用法用量

    擦牙?;蛩澹臌}1捻,帶熱時時漱之。久則大效。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痘麻紺珠》卷十:蒺藜散處方

    白蒺藜、白菊花、蟬退、荊芥穗、防風、木賊草。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痘瘡入眼,腫疼,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

    白湯調下。

    摘錄《痘麻紺珠》卷十《普濟方》卷二三九:蒺藜散處方

    蒺藜子并苗葉(于7月7日采,陰干,燒存性)。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蟯蟲。又治諸蟲。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后煎蕪荑酒調下,1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九《圣濟總錄》卷三十:蒺藜散別名

    蒺藜子散

    處方

    蒺藜子(炒,去角)1兩,白扁豆(炒)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后脾胃熱壅,唇口常有瘡。

    用法用量

    蒺藜子散(《普濟方》卷二九九)。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蒺藜散處方

    白蒺藜、谷精草、防風、羌活、生蛤粉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痘瘡入目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調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準繩·幼科》卷六:蒺藜散處方

    蒺藜、甘草、羌活、防風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痘疹入眼。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調服。有撥云見日之效。

    摘錄《準繩·幼科》卷六《仁端錄》卷七:蒺藜散處方

    白蒺藜、淡豆豉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痘瘡潰爛。

    用法用量

    用醋水調涂。

    摘錄《仁端錄》卷七《普濟方》卷五十:蒺藜散處方

    蒺藜子1石(于七月、八月熟時收,曬干,舂去刺)。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斷谷長生。服之一年以后,冬不寒,夏不熱;服之二年,老者復少,鬢白復黑,齒落重生;服之三年,身可長生。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新汲水調下,1日3次,勿令中絕。

    摘錄《普濟方》卷五十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補骨脂(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桑螵蛸(炒)1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搗)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熟干地黃(焙)1兩,干姜(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3分。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滑數(shù)。用法用量......
  • 《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五:八味還睛散處方白蒺藜(炒、去尖)防風 粉草(炙)木賊 山梔(炒、去殼)各15克 草決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蟬蛻0.3克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肝肺風熱所致滑翳,有如水銀珠子,但微含黃色,不疼不痛,無淚,遮......
  • 處方紫丹參30克,懷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馬兜鈴30克,鉤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細)。功能主治清肝熄風,活血散瘀。主肝經熱盛,痰濁中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來春茂方......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八味順氣散處方人參(一錢半) 白術(一錢半) 茯苓(去皮.一錢半) 青皮(一錢半) 陳皮(去白.一錢半) 白芷(一錢半) 烏藥(一錢半) 甘草(七分半)功能主治凡有風之人先服此藥順氣,次進風藥。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
  • 處方紫蘇葉半兩,半夏曲半兩,紫菀半兩,五味子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麩炒),桑白皮1兩半。功能主治肺感風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滿,語聲不利,面目浮腫,肺氣不順。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八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