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解懸湯

    《辨證錄)卷十三:解懸湯處方

    人參60克 當(dāng)歸120克 川芎60克 荊芥9克 益母草90克 麥冬30克 炮姜3克

    功能主治

    治乳懸。產(chǎn)后乳房伸長,疼痛難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連服四劑而乳頭收,再四劑痊愈。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辨證錄》卷十三:解懸湯處方

    人參2兩,當(dāng)歸4兩,川芎2兩,荊芥3錢,益母草3兩,麥冬1兩,炮姜1錢。

    功能主治

    急救胃氣而補血。主婦人產(chǎn)后,亡血過多,胃中空虛,胃血干燥,兩乳細小,下垂過小腹,痛甚。

    用法用量

    水煎服。4劑而乳頭收,再4劑痊愈。

    各家論述

    此方人參生胃氣于無何有之鄉(xiāng),當(dāng)歸、川芎于乘危至急之地;用荊芥、益母草分解各臟腑,以歸其經(jīng)絡(luò);用麥冬、炮姜者,因陽明胃火之燥,未免火動而炎燒,產(chǎn)后不便大用寒涼,故用麥冬微涼之品,稍解其火勢之烈也。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醫(yī)林纂要》卷十:解懸湯處方

    黃耆2兩,當(dāng)歸1兩,人參3錢,川芎3錢,荊芥3分,益母草1錢,生地黃1錢,炮姜3分。

    功能主治

    補血榮筋。主產(chǎn)后去血過多,氣熱血虛,肝筋緩弛,或乳少過服通乳之藥,血不足于經(jīng)脈而氣虛,因兒之吮以下垂,則筋從所引而弛,致患乳懸證,兩乳細小,下垂過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

    黃耆、當(dāng)歸,此補血湯;人參宜大補中氣;川芎以行血中之氣;荊芥去血中風(fēng)濕;益母草補肝和胃,燥濕行血;生地黃滋血而平熱則筋自收,用當(dāng)病情,難產(chǎn)后亦不忌;炮姜以和胃,亦以補肝。

    摘錄《醫(yī)林纂要》卷十《辨證錄》卷十二:解懸湯處方

    白芍1兩,當(dāng)歸1兩,炒梔子3錢,枳殼5分,砂仁3粒,白術(shù)5錢,人參1錢,茯苓3錢,薄荷3錢。

    功能主治

    平肝解郁。主婦人懷抱憂郁,肝氣不通,以致胎動不安,兩脅悶痛,如子上懸。

    用法用量

    水煎服。1劑悶痛除,2劑子懸定,3劑全安。去梔子多服數(shù)劑,尤妙。

    摘錄《辨證錄》卷十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芍1兩,白術(shù)1兩,柴胡1錢,茯苓3錢,甘草1錢,蒼術(shù)2錢,神曲2錢,炮姜1錢。功能主治肝氣旺盛,肝木g脾土,土氣不能伸,而腸中自鳴,終日不已,噯氣吞酸,無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氣得養(yǎng)矣,脾安而腸氣得......
  • 《中國藥典》:安坤贊育丸處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膠24g 紫河車20g 白芍16g 當(dāng)歸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參12g 沒藥(醋制)12g 天冬11.5g 補骨脂(鹽制)11g 龍眼肉10g 茯苓8g 黃柏8g......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
  • 處方黃芩(條實者)1兩,白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砂仁5錢。功能主治妊婦不食,服氣沖心,遍身疼痛欲死。用法用量分4劑。水煎服。摘錄《簡明醫(yī)彀》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