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瘰疬痰核膏

    處方

    生甲片2兩,海藻4兩,當歸2兩,白芷2兩,黃連2兩,黃柏2兩,黃芩2兩,番木鱉1兩,全蝎2兩,生地1兩,赤芍1兩,官桂4兩,麻油2斤半。

    制法

    熬枯去滓,熬至滴水成珠,加黃丹10兩,黃蠟7兩,白蠟3錢,粉錫2兩收成膏,再加后藥:乳香(炙)、沒藥(炙)、阿魏各6錢,輕粉6錢,麝香2錢,血竭4兩,燕窩泥1兩,雄黃2錢,朱砂2錢,雄鼠糞1兩,(均研末)和勻。

    功能主治

    瘰疬,痰核。

    摘錄《青囊秘傳》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大川芎2枚(銼作4塊),大附子1個(和皮生搗為細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劑,裹芎作四處。如附子末少入面,裹畢以針穿數(shù)孔子,用真腦、麝熏有穴處內(nèi)香,再捏合穴內(nèi),如穴內(nèi)未覺有香,再熏1柱,細羅灰,用罐子內(nèi)熱炭炮熟,為細末。功能主治氣虛頭......
  • 處方生附子 半夏各7.5克 生姜10片功能主治溫胃化痰。主治胃冷生痰,嘔吐不止。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或加木香少許尤妙。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 處方半夏 附子 人參 白術(shù) 干姜 甘草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胃中虛冷,嘔吐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 《雜病源流犀燭)卷一:半黃丸處方黃芩45克 南星 半復各30克制法上藥研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熱化痰。主治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冷時,其脈洪滑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湯送下30~50丸。摘錄《雜病源流犀燭)......
  • 《外科精義》卷十九:博金散處方白礬(與密陀僧同為末,相和,于砂鍋內(nèi),火上炮汁盡)密陀僧各15克 白堊6克 黃丹 輕粉各3克 乳香1.5克 麝香少許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燥濕消腫,化腐生肌。主下疳,臭爛腫痛。用法用量先須另用槐枝、蔥白、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