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七星劍

    《外科正宗》卷二:七星劍處方

    野菊(嫩頭)蒼耳頭 豨薟草 半枝蓮 地丁草各9克 麻黃3克 草河車6克

    功能主治

    治療瘡初起,憎寒作熱,惡心嘔吐,股體麻木,癢痛非常,心煩作躁,甚或昏憒者。

    用法用量

    上藥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熱服。蓋被出汗為度。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明·《外科正宗》:七星劍組成

    野菊花三錢(9克)、蒼耳草三錢(9克)、稀薟草三錢(9克)、半枝蓮三錢(9克)、地丁草三錢(9克)、麻黃一錢(3克)、草河車(重樓)二錢(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熱解毒,疏邪消散。

    主治

    主治疔瘡初起,惡寒發(fā)熱,心煩躁亂,甚則昏憒,苔白或黃,脈浮數(shù)。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急性瘡瘍、急性淺表感染等病癥。

    1.急性瘡瘍:100例患者均屬于中醫(yī)外科瘡瘍范疇,其中面疔41例,手足疔1例,紅絲疔2例,丹毒2例,癰11例,疽20例,癤8例。以全身癥狀的消失、瘡瘍的潰散等癥狀為療效評價標準。結果:顯效72例,有效2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4%。(《南京中醫(yī)學院學報》1992年第4期)

    2.急性淺表感染:用七星劍治療外科急性淺表感染152例,152例全部治愈。其中輕者61例均用七星劍湯原方治愈;重者大多用七星劍湯加減治愈;其中5例走黃、內陷者,配合青霉素、頭孢類抗生素及支持、抗休克等治療而愈;另11例重癥患者用大劑量青霉素結合治療而愈。如此,合計用七星劍湯或加減法共治愈136例,約占89%,配合抗生素及其他療法治愈者共16例,約占1%。(《江蘇中醫(yī)》1993年第7期)

    方解

    七星劍用治療瘡初起,方用治療疔瘡耍藥地丁草、野菊花清熱解毒,佐以草河車、半枝蓮、豨薟草、蒼耳草清熱解毒消腫;麻黃辛溫發(fā)汗利水,防治療瘡走黃內陷。臨床應用以疔瘡腫痛,兼有發(fā)熱、煩躁、苔黃、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本方尚可加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背天葵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加赤芍、牡丹皮以涼皿消腫,或加乳香、沒藥消腫止痛;如煩躁不已,加黃連、木通清泄心火;神志昏聵,加水牛角、黃連、山梔清熱涼血解毒;惡寒發(fā)熱,加荊芥、防風發(fā)表疏散;大便秘結,加大黃通泄瀉火解毒。

    方歌

    七星劍嘔熱兼寒,疔毒走黃昏憒添,麻黃蒼耳菊豨薟,地丁香蚤半枝連。

    摘錄明·《外科正宗》
更多中藥材
  • 《脾胃論》卷下:安胃湯處方黃連(揀盡,去須)五味子(去子)烏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 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過多,致半身不遂,偏風痿痹。用法用量上藥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 處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紅花8克,徐長卿12克,陳皮8克,大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寧痛、散結。主氣滯阻絡。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袁正剛方......
  • 處方延胡索(醋制)63g 白礬(煅)250g 海螵蛸(去殼)187g性狀為類白色至淡黃色的片;氣微,味澀、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加蜂蜜125g與適量的水,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即得。功能主治行氣活血,制酸止痛......
  • 處方白術2兩,茯苓1兩,藿香1兩,厚樸1兩,半夏1兩,甘草1兩,黃橘皮1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脾胃氣虛,胸膈膨悶,心腹脹滿,嘔逆惡心,噫氣吞酸,口淡無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處方芎1錢,當歸4錢,人參1錢,桃仁10粒,姜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姜3片(有汗勿用)。功能主治消塊,溫胃。主產(chǎn)后七日內嘔吐不止,全不納谷,血塊未除。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