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十灰散

    出《修月魯股經后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十灰散處方

    大薊 小薊 柏葉 荷葉 茅根 茜根 大黃 山梔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治勞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

    用法用量

    上藥燒灰存性,研極細,用紙包之,以碗蓋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碎絞汁,或蘿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調灰15克,食后服下。

    備注

    方中大薊、小薊、荷葉、茜草、白茅根均能涼血止血;棕櫚皮、側柏葉性兼收澀,長于止血;由于治證屬肝胃火盛,血熱妄行,故于涼血止血藥中,又配用桅子清瀉肝膽之火;大黃導熱下行,折其上逆之勢;丹皮與大黃同用,降火之中含散瘀之品,可使血止而不留瘀;且本方燒炭存性使用,則止血作用更著;以藕汁或蘿卜汁磨京墨調服,亦旨在增強涼血之功。

    摘錄出《修月魯股經后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醫(yī)學心悟》卷三:十灰散處方

    大薊 小薊 茅根 茜根 老絲瓜 山梔 蒲黃 荷葉 大黃 亂發(fā)

    制法

    上藥燒灰存性。

    功能主治

    祛瘀生新,止血。治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藕湯調下。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三《十藥神書》:十灰散組成

    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藥各燒灰存性,共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卜汁磨京墨半碗,調服五錢(15g),食后服下?,F(xiàn)代用法:各藥燒存性,為末。每次15g,藕汁或蘿卜汁磨京墨汁適量,或溫開水調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涼血止血。

    主治

    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

    方解

    本方證為治火熱熾盛,迫血妄行之上部出血證?;馃釤胧?,氣火上沖,迫血妄行則見上部出血,如吐血、咯血、嗽血及衄血等,多來勢暴急,血色鮮紅。因有血熱之象,故見面赤唇紅,心煩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脈數(shù)等。治宜涼血止血。方中大薊、小薊甘涼人血分,長于涼血止血,兼能祛瘀,為君藥。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均能涼血止血;梔子清熱瀉火,且能涼血止血;大黃清熱降火,引熱下行,使氣降血止;牡丹皮清熱涼血祛瘀,使血止不留瘀,為佐藥。本方用法是用藕汁、或蘿卜汁、或磨京墨汁調服,藕汁能清熱涼血散瘀;蘿卜汁降氣清熱;京墨汁能收澀止血,意在增強止血之功。本方涼血與清降全用,收澀與化瘀同施,為急救止血之方。

    本方十藥均以制炭炮制品入經,用治嘔血、吐血、咳血等證,為傳統(tǒng)炭藥止血的代表方劑。本方藥物生用、炭用均有止血、凝血作用,而炭用止血作用尤佳,炒炭后可增加炭素,加強吸附作用,使凝血時間縮短,增強收澀止血作用。故本方亦以其炮制方法而命名“十灰散”。

    臨床應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血熱妄行所致各種出血證的常用方,對于來勢急暴的上部出血,可作應急之用。以上部出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肺結核咯血等屬于血熱妄行者。

    3.使用注意本方為治標之法,不宜多服久服,血止后,應審因論治,隨證調理,對于虛寒性出血,則不宜使用。

    方歌

    十灰散中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櫚煨,二薊梔黃各炒黑,上部出血勢能摧。

    摘錄《十藥神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陳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參1兩1分,大腹1枚(銼)。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虛寒痰盛,嘔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2盞,加生姜2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圣......
  • 處方硫黃1兩,半夏1兩,藿香葉1兩,大附子半兩,水銀砂子1分(水銀砂子即取方內硫黃少許垍碗內盛,慢火上結砂子用)。制法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功能主治下虛,陰陽錯逆,霍亂吐逆,粥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正......
  • 《靈樞》卷十:半夏湯別名半夏秫米湯(《蘭臺軌范》卷七)。處方半夏10克 秫米15克功能主治化痰和胃。主痰飲內阻,胃氣不和,夜不得臥。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摘錄《靈樞》卷十方出《外臺......
  • 處方半夏(湯浸7次去滑)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1兩,木通1兩,桂心1兩,吳茱萸1分(湯浸7次,焙,炒)。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胸痹,氣噎塞痛悶。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摘錄《普濟方》卷一......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半夏瀉心湯處方半夏(湯洗七次.二錢),人參(去蘆)、甘草(炙)、干姜(炮)、黃芩,各一錢半。黃連(一錢)。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滿而不痛干嘔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摘錄明·方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