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熟干地黃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熟干地黃散處方

    丹參(去蘆頭)、防風(fēng)(去蘆.叉)、當(dāng)歸(去盧.微炒)、細(xì)辛(去苗)、川芎,各半兩;人參、熟干地黃(酒灑.蒸.焙)、白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術(shù),各一兩;續(xù)斷、附子(炮.去皮.臍)、黃蓍(去蘆),各三分。

    炮制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治婦人勞傷血?dú)猓K虛損,風(fēng)冷邪氣乘虛客搏,肢體煩痛,頭目昏重,心多驚悸,寒熱盜汗,羸瘦少力,飲食不進(jìn)。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入生姜半分,棗三個(gè),擘破,煎至一盞,濾去渣,食前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熟干地黃散處方

    熟干地黃 雞內(nèi)金(微炒)黃耆(銼)白茯苓 牡蠣粉 人參(去蘆頭)牛膝(去苗)各30克 麥門冬(去心)桑螵蛸(微炒)枸杞子各22克 龍骨45克

    制法

    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

    治消渴屬腎消者。小便滑數(shù),口干心煩,皮膚干燥,腿膝消細(xì),漸至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熟干地黃散處方

    熟干地黃 伏龍肝 黃耆 赤石脂各30克 阿膠 甘草 白術(shù) 艾葉(炒)川芎 人參各15克 當(dāng)歸7.5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治產(chǎn)后崩中,頭目眩暈,神思昏迷,四肢煩亂,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21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