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稀涎散

    《儒門事親》卷十二:稀涎散處方

    豬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綠礬 藜蘆各15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涌吐頑痰。治膈實中滿,痰厥失音,牙關(guān)緊閉,如喪神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或3~6克,用漿水調(diào)下。牙關(guān)不開者,斡開牙關(guān)灌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重訂嚴氏濟生方》:稀涎散處方

    半夏14枚(生,切片)豬牙皂角1條(炙)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涎不下,喉中作聲,狀如牽鋸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以水4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入姜汁少許,溫服。不能咽者,徐徐灌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一:稀涎散處方

    江子仁6粒(每粒分作二半)牙皂9克(切片)明礬30克

    制法

    上藥先將礬化開,再入另二味,攪勻待礬枯為末。

    功能主治

    治中風(fēng)不語,牙關(guān)緊閉,單蛾雙蛾。

    用法用量

    每用0.9克吹入。痰涎壅盛者,用1.5克,燈心湯送下。

    摘錄《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一《古今醫(yī)統(tǒng)》卷四十三:稀涎散處方

    豬牙皂角(炙,去皮、弦)30克 藜蘆15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

    功能主治

    涌吐頑痰。治頑痰。

    用法用量

    每次1.5~6克,用漿水調(diào)下,牙關(guān)不開者,灌之。

    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四十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生川烏24g 生草烏24g 烏藥24g 白蘞24g 白芷24g 白及24g 木鱉子24g 關(guān)木通24g 木瓜24g 三棱24g 莪術(shù)24g 當(dāng)歸24g 赤芍24g 肉桂24g 大黃48g 連翹48g 血竭10g 阿魏10g 乳香6g 沒......
  • 處方生地3錢,丹參3錢,益母草3錢,烏賊骨6錢,茜草根(炒)1錢半,旱蓮草3錢,炒蘄艾3錢。功能主治養(yǎng)陰止血。主產(chǎn)后惡露不絕,量較多,色紅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脹,口干心煩,舌淡紅苔黃,脈數(shù),屬血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
  • 《傷科匯纂》卷七:安髓散處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腦陷頭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錄《傷科匯纂》卷七《梅氏驗方新編》卷六:安髓散處方川芎1兩,香附1兩,白附子1兩,甘草1兩,白芷1兩,相草1兩,牡蠣1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
  • 處方黑鉛2兩,水銀1兩,硫黃(細研)1兩。制法上先銷鉛成水,次下水銀攪令勻,良久,即下硫黃末,當(dāng)為碧色,勻攪,即去火放冷,細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驚邪癲癇,天行熱病,心神狂亂。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錄《圣惠》卷......
  • 處方桔梗3錢,甘草1錢,青黛5錢,百部1錢,山豆根1錢,人參3錢,茯苓5錢,天花粉3錢。功能主治補土瀉火,消痰逐邪。主肺氣虛而中邪,目見鬼神,口出胡言,或說刀斧砍傷,或言弓矢射中,滿身疼痛,呼號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