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菱登草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鐘萼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
采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干山坡、巖縫及墻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
多年生灌木狀草本,高達(dá)1m。全株被多細(xì)胞腺毛。莖圓柱形,粗壯,堅挺,直立,下部木質(zhì)化,多分枝。葉對生;葉柄長6-12mm;葉片紙質(zh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具尖鋸齒。穗狀總狀花序頂生,近無梗,長6-20cm;苞片狹披針形;花萼鐘狀,長5-6mm,萼齒尖銳,鉆狀三角形,與萼筒等長;花冠黃色,下唇有紫斑,外面多少被毛,花冠筒較花萼約長1倍,上唇先端近于截形,有時凹缺,下唇較長,3裂,有明顯的褶襞,花藥有長藥隔,具柄;子房先端及花柱基部被毛。蒴果長卵形,長5-6mm,密被棕色硬毛。種子黃色,長約0.5mm,表面粗糙?;ā⒐?1月至翌年3月。
味苦;性平
祛風(fēng)除濕;解毒斂瘡。主風(fēng)濕痹痛;咽喉腫痛;骨髓炎;皮膚濕瘡;疔瘡腫毒;頑癬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菱登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鐘萼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
采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干山坡、巖縫及墻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多年生灌木狀草本,高達(dá)1m。全株被多細(xì)胞腺毛。莖圓柱形,粗壯,堅挺,直立,下部木質(zhì)化,多分枝。葉對生;葉柄長6-12mm;葉片紙質(zh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具尖鋸齒。穗狀總狀花序頂生,近無梗,長6-20cm;苞片狹披針形;花萼鐘狀,長5-6mm,萼齒尖銳,鉆狀三角形,與萼筒等長;花冠黃色,下唇有紫斑,外面多少被毛,花冠筒較花萼約長1倍,上唇先端近于截形,有時凹缺,下唇較長,3裂,有明顯的褶襞,花藥有長藥隔,具柄;子房先端及花柱基部被毛。蒴果長卵形,長5-6mm,密被棕色硬毛。種子黃色,長約0.5mm,表面粗糙?;ā⒐?1月至翌年3月。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解毒斂瘡。主風(fēng)濕痹痛;咽喉腫痛;骨髓炎;皮膚濕瘡;疔瘡腫毒;頑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