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紫蘇子(微炒)、蘿卜子(微炒)、訶黎勒皮、杏仁(去皮.尖.麩炒黃)、人參(去苗)、木香,各半兩;青皮(去白)、甘草(炙微赤),各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散。
治小兒啼氣未定,與乳飲之,與氣相逆,氣不得下。
每服一錢,以水一盞,入生姜錢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紫蘇子(微炒)木香 訶黎勒皮 蘿卜子(微炒)杏仁(湯漫,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去蘆頭)各1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銼)青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
上藥搗細羅為散。
理氣降逆。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壅悶,不欲乳食;大人膈噎上氣咳逆,或怒未定便夾氣飲食,或飲食畢便怒,以致與氣相逆,遂成膈噎之候。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許,煎至7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紫蘇子(微炒)、蘿卜子(微炒)、訶黎勒皮、杏仁(去皮.尖.麩炒黃)、人參(去苗)、木香,各半兩;青皮(去白)、甘草(炙微赤),各一兩。
炮制上件搗,羅為細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啼氣未定,與乳飲之,與氣相逆,氣不得下。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以水一盞,入生姜錢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紫蘇子散處方紫蘇子(微炒)木香 訶黎勒皮 蘿卜子(微炒)杏仁(湯漫,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去蘆頭)各1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銼)青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散。
功能主治理氣降逆。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壅悶,不欲乳食;大人膈噎上氣咳逆,或怒未定便夾氣飲食,或飲食畢便怒,以致與氣相逆,遂成膈噎之候。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許,煎至7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