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血余250克 熟地250克(蒸,搗)枸杞 當(dāng)歸 鹿角膠(炒珠)菟絲子(制)杜仲(鹽水炒)巴戟肉(酒浸,炒干)小茴香(略炒)白茯苓(乳拌,蒸熟)肉蓯蓉(酒洗,去鱗甲)胡桃肉各120克 何首烏(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無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炒)120克 人參(隨便用,無亦可)
上藥研末,煉蜜為丸。
補氣血,烏須發(fā),壯形體,培元贊育。治氣血俱虧,形體羸瘦,須發(fā)早白,陽衰不育。
每次6~9克,空腹時用滾白湯送下。
精滑者,加白術(shù)、山藥各90克;便溏者,去蓯蓉,加補骨脂(酒炒)120克;陽虛者,加附子、肉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血余250克 熟地250克(蒸,搗)枸杞 當(dāng)歸 鹿角膠(炒珠)菟絲子(制)杜仲(鹽水炒)巴戟肉(酒浸,炒干)小茴香(略炒)白茯苓(乳拌,蒸熟)肉蓯蓉(酒洗,去鱗甲)胡桃肉各120克 何首烏(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無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炒)120克 人參(隨便用,無亦可)
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氣血,烏須發(fā),壯形體,培元贊育。治氣血俱虧,形體羸瘦,須發(fā)早白,陽衰不育。
用法用量每次6~9克,空腹時用滾白湯送下。
精滑者,加白術(shù)、山藥各90克;便溏者,去蓯蓉,加補骨脂(酒炒)120克;陽虛者,加附子、肉桂。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