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甲亢危象中醫(yī)診療技術

    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是指甲亢表現有急劇的致命性加重。這是甲亢少見的并發(fā)癥,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診斷或治療不徹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發(fā)生,女性多見,各年齡均可發(fā)病,兒童少見。特征為發(fā)熱,與體溫不成比例的心動過速,以及循環(huán)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或胃腸系統的功能障礙。一般在嚴重甲亢未接受治療或治療不完全,在某種應激狀態(tài)時發(fā)生。本病屬中醫(yī)“脫證”、“眩暈”等范疇。

    辨證分型

    陽氣暴脫證:神志淡漠,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息微唇紺,體溫不升。舌淡,脈微細欲絕。

    [治法方藥]回陽救逆。參附湯或四逆湯加減。

    真陰衰竭證:神恍驚悸,面色潮紅,汗出如油,口渴欲飲,飲不解渴,身熱心煩,四肢溫暖,舌光剝無苔,脈虛數。

    [治法方藥]育陰潛陽。三甲復脈湯加減。

    陽竭陽脫證:神志恍惚,大汗肢冷,面色蒼白,唇甲青紫,呼吸微弱,舌紅少津,脈細數無力或脈微欲絕。

    [治法方藥]回陽救逆,斂陰固脫。參附子湯合參脈散加減。

    適宜技術

    1.針刺療法

    (1)取毫針刺激人體的一定穴位,調整機體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中度刺激。取穴及配穴:①臑會、氣舍、間使、太沖、太溪,可滋陰降火,平肝潛陽,適用于陽亢火旺者。若突眼者,可加取天柱、風池;失眠者、加膽俞、心俞;潮熱者,加大椎、勞宮;盜汗者,加陰郄、后溪;易饑、消瘦者,加三陰交、足三里。每次留針20分鐘。②合谷、天鼎、水突、關元、照海、有益氣養(yǎng)陰的作用,適用于氣陰兩虛者,若心悸怔忡者,加取內關、神門;便溏、嘔吐者,加取內關、公孫、脾俞、天樞。每次留針15分鐘。

    (2)處方:肝俞、氣癭、合谷、內關、足三里。癭腫較大者加刺腫塊局部;煩躁失眠者加神門。操作:以上諸穴均用瀉法,強刺激留針30分鐘。針氣癭穴(相當水突穴,視甲狀腺腫大程度,而定位稍有出入)時,針體呈45°角自腺體邊緣刺進腫塊中心,作小幅度的捻轉、提插,輕刺激,留針30分鐘。煩躁失眠加瀉神門,中等刺激留針30分鐘。隔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3)處方:風池、睛明、攢竹、魚腰、太沖、瞳子髎、三陰交。便秘者加支溝;心悸者加內關。操作:刺睛明時用32~34號細針,用左手食指把眼球向外輕輕壓開,注意進針時避開淺表血管,進針一寸左右后作小幅度的捻轉,出針后用干棉簽壓迫局部1~2分鐘。攢竹透魚腰,魚腰透絲竹空,瞳子髎透太陽,均用平補平瀉法,太沖、風池用瀉法進行強刺激,三陰交用補法,中度刺激。便秘、心悸分別加瀉支溝、內關。每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4)處方:心俞、肝俞、腎俞、太沖、太溪、三陰交、內關。多汗配陰郄;心悸配神門;眼突明顯加刺目眶周圍腧穴。操作:腎俞、太溪、三陰交用補法,中等刺激;心俞、肝俞、太沖、內關用瀉法,強刺激;多汗陰郄用平補平瀉法;心悸加瀉神門;眼突明顯加攢竹透魚腰,魚腰透絲竹空,四白穴針尖略向上斜,均用平補平瀉。得氣后可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2.耳針療法

    神門、腦、屏間、心、脾、肝、緣中,每次取2~3穴,每日一次,留針20分鐘,或埋壓王不留行籽,每兩日一次。

    3.梅花針療法

    配方:脊柱兩側、頸前區(qū)、頸側區(qū)、眼區(qū)、腕關節(jié)區(qū)、手掌區(qū)及各種不同癥狀的局部,重點刺激頸椎4~7及其兩側。治法:采用正刺法。先叩刺脊柱兩側3行兩遍,再重點刺激頸椎4~7及其兩側5行各5遍,然后對頸前區(qū)、頸側區(qū)、眼區(qū)、腕關節(jié)區(qū)、手掌區(qū)及各種不同癥狀的某些部位作局部刺激。每日叩打一次,10次為一療程。

    4.電針法

    處方:腫大甲狀腺外側、內關、太陽、神門。操作:以電脈理療儀(輸出25V)的電極板代替針刺,把高頻的兩端置于腫大的甲狀腺之外側,強刺激;兩組低頻輸出線,一組置于頭部兩側太陽穴,弱刺激,另一組置于內關、神門穴,中等刺激。每次30分鐘,每日一次,18次為一療程。

    5.灸法

    (1)足三里、關元、氣海,用艾條灸20分鐘,有回陽救逆的作用。適用于陽氣暴脫的危象。

    (2)處方:風池、大椎,風府、肺俞、膻中、身柱。操作:每穴灸10~20分鐘,以皮膚潮紅為度,每日一次,連灸6次,以后隔日一次,兩周為一療程。

    6.芒針法

    處方:中脘、章門、天窗、人迎、風池、內關、神門。甲狀腺腫大明顯者可局部圍刺;眼球突出者可加攢竹。操作:以上諸穴均用中等刺激,天窗透人迎。進針得氣后可留針20~30分鐘,每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7.穴位注射法

    處方:天柱。操作:進針后向前方深入1~1.5寸,待針感向同側眼部或頭部放散時,緩慢推人透明質酸酶1500U及醋酸氫化可的松25毫克的混合藥液,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8.推拿療法

    (1)處方:肝俞、心俞、內關、合谷、糯會、天突、天鼎、天容。操作:點按肝俞、心俞;揉拿手三陽經,點按內關、合谷、腮會;分推胸脅,點按天突、天鼎、天容。適用于氣郁痰結型。

    (2)處方:涌泉、大椎至氣海俞沿線。操作:用掖法推拿患者背部大椎至氣海俞沿線,反復4~5次,并重按膽俞、肝俞、膈俞各一分鐘。最后揉壓足底涌泉穴,以透熱為度。

    9.敷貼法

    處方:五倍子適量。操作:將一定量的五倍子在砂鍋內炒黃,待冷卻后研成末,晚上睡覺時用米醋調成膏狀敷于頸前腫大處,晨起除去,7次為一療程。適用于氣郁痰結型。

    10.穴位埋線療法

    主治:理氣化痰,消癭散結,活血軟堅,滋陰降火。取手足少陰經、少陽經穴。方穴①:間使、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溪、照海。方穴②:水突、頸4~5夾脊。適用于甲狀腺腫大。方穴③:上天柱(天柱穴上5分)風池。適用于突眼癥。方穴④:喉結與天突穴連線的1/3處旁開0.1寸。操作方法:一般選用穿刺針埋線法埋植羊腸線,每月埋治一次,5次為一療程。

    11.中成藥

    (1)安宮牛黃丸:每次一丸,口服或鼻飼。

    (2)牛黃清熱散:主要成分為牛黃、黃連、梔子等,功能:清熱涼血,醒神開竅。每次1~3g,口服或鼻飼。

    12.中藥針劑

    (1)大黃注射液:100毫升,加人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靜脈滴注。

    (2)醒腦靜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牛黃等,功能:清熱除煩,醒腦開竅。40毫升,加入5%葡萄糖鹽水500毫升,靜脈滴注。

    (3)清開靈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00毫升液體中,靜脈點滴。

    (4)生脈注射液:功能生津復脈止汗。8~10毫升,加入增液鹽水200毫升,靜脈滴注。(摘自《急癥中西醫(yī)診療技術》)

更多中藥材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統常見急癥之一。按臨床表現分為輕型急性胰腺炎與重型急性胰腺炎兩種。前者多見,臨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預后良好;后者少見,但病情危重,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臨床上,大多數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臨床病情兇險。......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張某,女32歲,2008年10月17日初診?;颊哂?月前晨起發(fā)現頭枕部斑禿一塊,后來逐漸發(fā)展而成全禿,經多方醫(yī)治罔效,頭部光亮,羞于見人,夜寐多夢,大便干,月經先期,量多色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辨證為心血虧損......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編者按:膏方又稱膏滋,系指藥材反復煎煮,去渣濃縮后加輔料制成的半流體或固體制劑,是中醫(yī)的傳統劑型。隨著近年來膏方熱的廣泛興起,膏方在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凸顯出來。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院長、河南省首屆名中醫(yī)龐國明教授就......
  • 毛進軍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中麥門冬湯方證條文說:“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麥門冬湯方: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濕疹是一種變態(tài)性疾病,臨床比較多見。中醫(yī)學文獻中雖無濕疹之名,但對有些疾病的記載與濕疹相符合,如“奶癬”、“旋耳瘡”、“繡球風”、“四彎風”等。其發(fā)生多與體質因素有關?;蝻嬍呈Ч?jié),脾失健運,濕熱內蘊;或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