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從胃論治失眠

    高莉 高敬力 孟憲紅 郝瑞芳 河北省雞澤縣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第四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dǎo)老師高社光,以善治疑難雜癥和外感熱病而著稱。筆者有幸隨師侍診,受益匪淺,現(xiàn)將跟師所見4則病例介紹如下。

    案1食滯中脘,胃失和降不得臥

    劉某某,女,56歲,于2009年12月3日初診?;际吣暧?,曾服養(yǎng)心安神中成藥罔效,靠服西醫(yī)安眠藥每晚勉強入睡兩三個小時,刻診:晚上入睡困難,白天精神困頓,伴有胸脘脹悶,頭暈欲嘔,呃逆酸腐,納食欠馨,晚餐多食更是輾轉(zhuǎn)不安,甚則徹夜難免,大便黏滯不爽,舌暗紅,苔白厚膩,脈弦滑。證屬食滯中脘,胃失和降,濁氣上逆,陽不入陰。治宜越鞠保和丸加減:炒蒼術(shù)10克,焦三仙各15克,香附10克,炒梔子6克,茯苓15克,炒枳實15克,半夏12克,陳皮10克,炒萊菔子12克,蓮子心10克,大黃炭3克。5劑,水煎服,晚飯后服第一煎,早飯后服第二煎。

    二診時停服西藥安眠藥已能入睡,但睡不踏實,胸脘脹悶已減,納食有增,大便通暢,舌偏暗紅,苔白厚膩,脈弦細(xì)滑。原方去蓮子心、大黃,加丹參15克,生薏仁30克,再進(jìn)10劑,諸癥消失,納眠俱香。用越鞠保和丸6克,日3次,以善其后。半年后隨訪,病未復(fù)發(fā)。

    案2痰濕中阻,胃失和降不得臥

    譚某某,男,54歲,于2009年03月12日初診?;际?年余,曾服西藥及歸脾丸、朱砂安神丸、七葉安神片等中成藥不效,近一個月來,因應(yīng)酬喝酒較多,漸至徹夜達(dá)旦,不能入寐,伴有頭暈耳鳴,精神恍惚,身困乏力,惡心欲嘔,胸脘痞悶,形體肥胖,舌微紅暗,苔白膩,脈沉弦滑。證屬痰濕中阻,胃失和降,陰陽不交而致不寐。治宜豁痰理氣,和胃安神。方用導(dǎo)痰湯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法半夏15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枳實12克,膽南星6克,全瓜蔞20克,薤白10克,菖蒲10克,郁金12克,遠(yuǎn)志10克,炒棗仁15克,佛手10克,枳椇子15克,炙甘草10克。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藥后每晚能睡三四個小時,但易醒,嘔惡已減,精神較前明顯好轉(zhuǎn),胸脘漸暢,舌苔白膩,脈沉弦滑。原方去佛手,加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再服14劑,水煎服。

    三診:藥后睡眠佳,納食香,精神爽,諸癥若失。繼以香砂養(yǎng)胃丸以善其后,調(diào)理月余,臨床痊愈。

    案3寒熱錯雜,中焦痞塞不得臥

    張某,男,52歲,于2010年5月6日就診?;际咦C半年,每晚僅睡二三小時,伴見頭暈神疲,惡夢紛紜,雖服多種養(yǎng)心安神之品,未收寸效??淘\:癥如前述,兼見脘腹脹悶不舒,納食不香,呃逆噯氣,口干不欲飲,大便稀,日二三次,矢氣頻仍,舌苔厚膩,脈弦滑小數(shù)。辨證為寒熱錯雜,中焦痞塞,胃氣失和,心神被擾。即張景岳曰:“今人有過于飽食,或病滿者,臥必不安,此皆為胃氣不和之故?!敝我诵灵_苦降,寒熱并施,和胃安神。方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法半夏15克,黃芩10克,干姜10克,黃連6克,人參10克,炒枳殼12克,遠(yuǎn)志10克,茯苓15克,焦三仙各10克,炙甘草10克,大棗5枚。進(jìn)3劑,諸癥有減,每夜能睡四五個小時;又進(jìn)7劑,諸癥消失,夜寐正常。

    案4中焦?jié)釤?,胃失和降不得臥

    金某某,女,48歲,于2010年4月12日初診。患失眠約一年,伴見頭暈、健忘、身疲乏力,曾服健脾養(yǎng)心、鎮(zhèn)靜安神之品百余劑,非但不效,且病情日漸加重??淘\:癥如前述,兼有精神恍惚,心悸易驚,脘腹脹滿,納欠馨,矢氣多而味重,大便干結(jié)難解,口中濁氣熏人,舌紅苔黃厚,脈沉弦有力。此乃中焦?jié)釤幔瓪獠煌?,胃失和降,濁熱上擾,心神不寧之證。治宜泄熱通腑,和胃安神。方用小承氣湯合小陷胸湯加減:大黃10克(后下),枳實10克,厚樸10克,瓜蔞15克,半夏12克,黃連6克,菖蒲10克,遠(yuǎn)志10克,炒谷、麥芽各15克。水煎服,日1劑。藥后排稀便日2~3次,共服10余劑,納眠俱佳。后以保和丸調(diào)理月余諸癥未復(fù)發(fā)。

    按:《素問·逆調(diào)論》:“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薄断陆?jīng)》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敝赋鲫柮魑笟獗緫?yīng)下行為順,今胃氣不得下行而上逆,可導(dǎo)致不得安臥。因胃絡(luò)通于心,脾胃又為升降之樞紐,為心腎相交,水火交濟之處,胃失和降,陽不得入于陰,而臥不安寐。

    “胃不和則臥不安”,對臨床治療失眠具有重要指導(dǎo)意義,但是引起“胃不和”的病因多端,不可執(zhí)半夏秫米湯治而不變。高社光認(rèn)為,任何臟腑經(jīng)絡(luò)、氣血津液功能失調(diào)都可致不寐,“胃不和則臥不安”可引申為“五臟不和則臥不安”。臨證應(yīng)守其法而不拘其藥,權(quán)衡達(dá)變,圓機活法。上述四案,雖均有胃不和之證,但病機各異,故治法遣方用藥有別,且均收佳效。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我是中醫(yī)馬醫(yī)生,在脾胃病,可我們常常說一句話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過這三個方子,中醫(yī)三個經(jīng)典的方子跟大家來講一講,強調(diào)一下這個脾胃這個后天之本的,在我們?nèi)粘I町?dāng)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養(yǎng),建議大家點贊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人餓的原因啊,是因為我們血液里面的血糖濃度減少,進(jìn)而人體的體內(nèi)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應(yīng),那么人就會感到饑餓,正常的情況下,人應(yīng)該補充食物,如果這個時候不及時補充食物,人就會感到越來越餓,就好比車沒油了,我們需要去加油才能開車,同樣道理,胃里沒有......
  • 這是一個46歲的女性患者,她來的時候啊,主要癥狀就是這個,偏瘦,身體還特別困窘,每天覺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覺呢,身體就是特別發(fā)涼,然后乏力,還容易緊張啊,入睡難,多夢,頭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覺是有點腫,但是不是明顯浮腫那一類。然后......
  • 那么首先第一個呢,就是四君子湯,我們叫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是中醫(yī)補氣虛的啊,在方劑學(xué)當(dāng)中,補氣虛的第一方就是生豬、茯苓、甘草四味藥,那么這個可以補人體氣虛,這里邊呢,我要跟大家說一個是中醫(yī)這個補氣呀和祛濕的關(guān)系,一般來說,氣虛容易生成濕氣,濕......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50多歲的一個女性,她來的時候跟我說,就是這個體質(zhì)狀況,就是怕冷,乏力,有時候打嗝噯氣,有時候呢還有胸悶,總愛跟這個女兒生氣,這母女倆也總吵架,晚上呢失眠,她這個。情況啊,他之前呢,到那個診所去看過中醫(yī),也吃過一段時間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