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議白術

    王春霞 河北醫(yī)科大學扁鵲醫(yī)學社

    白術,苦,溫,色黃,為脾家之要藥,能健脾化濕,固表。《名醫(yī)別錄》認為白術能“利腰臍間血”,筆者認為“利腰臍間血”可理解為健脾祛濕,濕去則血自行。

    《靈樞·決氣》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卑仔g為中焦的要藥,能夠健脾除濕,濕氣去,則脾氣自升,清陽上達于肺,而致上焦出氣如霧,熏膚,充身,澤毛,氤氳于全身。氣行則津液自布,若不行則滯留某處,水液阻滯則血道不通,正如《金匱要略》中言:“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

    《金匱要略》中有一方為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治療寒濕引起的水腫,其臨床表現(xiàn)為“身體重,腰中冷,如生水中,形如水狀……腹重如帶五千錢”。用甘草、干姜以溫中,茯苓、白術健脾化濕,以達燠土以制水之功效,臨床用于治療寒濕帶下、妊娠水腫、腰椎間不利皆可達到理想效果。帶脈循行于腰腹,高低與第十四椎相平,圍身體一周,總束諸脈;帶脈不引,宗筋不用。因此白術又是婦科常用藥?!侗窘?jīng)疏證》認為“水阻于腰臍間,妊娠至五六月時,多有子腫之證,白術是必用之劑”。《傅青主女科》中也常常用白術治療帶下、浮腫之類,方用補中益氣加減,取健脾升陽除濕之效。因此,筆者認為在治療腰痛時不可一想便是腎虛,對于腰部不利,或水腫,或冷,或下肢不適,結合辨證屬中焦的,不妨用用白術。

    《劉渡舟驗案精選》中有一案例值得一提。遲某,男,50歲。其病為腰腿、兩足酸痛,惡寒怕冷,行路則覺兩腿發(fā)沉,切其脈沉緩無力,視其舌碩大,苔白滑,沉為陰脈,屬少陰陽氣虛也,緩為濕脈,屬太陰脾陽不振也。處方:茯苓30克,白術15克,干姜14克,炙甘草10克。服12劑,則兩足變熱,惡寒怕冷與行路酸沉、疼痛之證皆愈。

    此例辨為腎著病,所以采用溫脾陽以治水的方法。劉渡舟是傷寒大家,辨證用藥準確著實令人敬佩。

更多中藥材
  • 其實也就是我們說到了男子到了五八四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xiàn)了腎氣不足的表現(xiàn),那么這種表現(xiàn)會在哪里呢?一個就是我們說的掉頭發(fā),那么再一個就是牙齒松動,那么這都是可以提示腎氣不足,腎精虧虛了。所以很多4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都非常注重養(yǎng)生,如果你也到......
  • 其實剛才我們說的這種情況的患者有很多,在中醫(yī)臨床上也很常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病例患者,男,32歲,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總是感覺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緊不適,尤其是在身體活動的時候,比如說扭頭,轉動身體,打噴嚏,彎腰,甚至咳嗽的時候,......
  • 那么在中醫(yī)看來,這種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醫(yī)將其歸為胸痹的范疇。那么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現(xiàn)代醫(yī)學所指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絞痛啊,心肌梗死,關系是密切的。從中醫(yī)的病機來看胸痹,那我們從......
  • 總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氣短,愛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又有頭暈耳鳴,脫發(fā),失眠多夢,女性可見月經(jīng)量少這樣的血虛之象。這種臨床表現(xiàn)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氣血不足了,那怎么來治療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氣血兩虛的治療其實就是我們這兒提到的氣血雙......
  • 痰濕體質發(fā)生多是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這種臟腑多則之于我們常說的肺,脾,腎和三焦了。這種情況下所見的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神疲、乏力、體重、頭重如裹、舌體胖大,苔白厚膩。那么下面我就要給大家講一講常見的幾種痰濕體質的問題了。那么哪幾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