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李振華分型論治中風輕證(中)

    華榮 廣東省中醫(yī)院腦病中心

    風痰上逆

    癥狀:頭昏頭沉,突然口眼歪斜,舌體不正,語言不利,痰涎較多,手足重滯,半身不遂。舌體不正,體胖大,邊有齒痕,脈象沉滑。治以豁痰利濕,熄風通絡(luò)。處方:自擬祛濕通絡(luò)湯:白術(shù)9克,茯苓15克,橘紅、半夏各9克,澤瀉12克,荷葉30克,節(jié)菖蒲、黃芩各9克,地龍21克,雞血藤30克,木瓜21克,烏梢蛇12克,蜈蚣3條,甘草3克。

    本證系平素脾虛,痰濕內(nèi)盛,郁而化熱,復因一時將息失宜或情志內(nèi)傷,導致心肝火盛,火動生風,風痰上逆,痰隨氣升,上擾清竅,橫竄經(jīng)絡(luò)。方中白術(shù)、茯苓、澤瀉、橘紅、半夏,豁痰利濕;荷葉、節(jié)菖蒲、黃芩,化濁清熱;地龍、雞血藤、蜈蚣、烏梢蛇,活血通絡(luò)熄風。故本方適用于中經(jīng)絡(luò)的風痰上逆證及中臟腑陰閉的后遺癥。如因經(jīng)絡(luò)不通,水濕停聚,而出現(xiàn)頭面部及四肢浮腫,可予澤瀉、玉米須等滲濕利水消腫。若肝風上擾清竅,致頭暈頭痛難止,可加天麻、白芷、菊花等以平肝熄風止眩。中風本為虛中有實,實由虛致,到疾病后期氣血陰陽虧虛之象益顯,故常重用黃芪、黨參大補元氣,牛膝補肝益腎。

    病案舉例

    患者張某某,男,68歲。1993年9月17日初診。

    患者有高血壓病史20余年,半年前打麻將時突然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右側(cè)肢體麻木,當?shù)蒯t(yī)院CT診斷為:腦內(nèi)囊基底部出血。曾用甘露醇、利血平等藥物治療2周。就診時癥見:頭暈頭痛,雙下肢及面部浮腫,右側(cè)肢體麻木,口角流涎。舌質(zhì)淡,體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脈弦滑。血壓:195/118mmHg。

    患者平素脾虛,痰濕內(nèi)盛,痰濕郁阻化熱,復因打麻將時心情激動,導致心肝火盛,火動生風,風痰上逆,痰隨氣升,上蒙于清竅。中醫(yī)診斷為中風(中經(jīng)絡(luò)),證屬脾虛濕盛,風痰上逆。治以豁痰利濕,健脾通絡(luò),自擬祛濕通絡(luò)湯加減:白術(shù)12克,茯苓20克,澤瀉15克,郁金10克,節(jié)菖蒲10克,丹參18克,雞血藤30克,地龍12克,半夏10克,桑枝30克,烏梢蛇12克,木瓜18克,蜈蚣3條,豨薟草20克,穿山甲10克,甘草3克。20劑,水煎服。囑忌食生冷油膩,多活動肢體。

    1993年10月7日二診:語言較前流利,右側(cè)肢體麻木得減,口角已不流涎,面部及下肢浮腫減輕,仍有頭暈頭痛,舌象、脈象同前。水濕未得去,故仍見肢體腫脹,應繼續(xù)加強健脾滲濕利水之功,加薏苡仁30克,玉米須30克。豨薟草性苦微寒,久用易傷陽氣,去之。20劑,水煎服。

    1993年10月28日三診:右側(cè)肢體麻木基本已愈,言語正常,口角已不流涎,面部及下肢浮腫消失,仍有頭暈,舌淡,苔薄,脈滑。水濕盡去,浮腫消失,然脾氣仍虛,肝風內(nèi)動,治療應以益氣健脾化痰為主,酌加白芷10克,菊花15克以平肝熄風。15劑,水煎服。

    1993年11月14日四診:頭暈消失,血壓152/100mmHg,精神飲食正常,行走自如,語言流利,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滑。方證相合,肝脾得調(diào),諸癥已去,守三診方繼服,以鞏固療效。

    半年后隨訪未再復發(fā)。

更多中藥材
  • 小滿節(jié)氣一到,很多人就把減肥列入議事日程。你應該了解如何科學減肥。穴位埋線可減肥。埋線減肥是在傳統(tǒng)針灸減肥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通過醫(yī)生判斷肥胖的原因,為每個患者設(shè)計不同的減肥穴位處方,通過穴位刺激控制食欲異常,提高基本代謝率,調(diào)節(jié)臟器功能不......
  •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見的是糖代謝異常。體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島功能相應下降,胰島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體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償這種能力的下降。臨床上稱這種狀態(tài)為胰島素抵抗。當身體的補償功能不足以彌補這種胰島素功能下降時,就會引......
  • 扁豆花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B。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其營養(yǎng)價值和飲食價值很高,適量的飲食對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補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從扁豆花的性味歸經(jīng)來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稱為生姜,姜,有獨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種常用的調(diào)味品,它可以使各種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幾片姜或放一點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話說:米飯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們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能增強和加速血液......
  • 三黃,即黃芩、黃連、黃柏,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燥濕藥。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熱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稱為三黃,因為它們都姓黃,但經(jīng)過仔細研究,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黃芩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