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盛××,年五旬,得噎膈證。
【病因】
處境恒多不順,且又秉性褊急,易動肝火,遂得斯證。
【證候】
得病之初期,覺飲食有不順時,后則常常如此,始延醫(yī)為調(diào)治,服藥半年,更醫(yī)十余人皆無效驗。轉覺病勢增劇,自以為病在不治,已停藥不服矣。適其友人何××勸其求愚為之延醫(yī),其六脈細微無力,強食餅干少許,必嚼成稀糜方能下咽,咽時偶覺齟齬即作嘔吐,帶出痰涎若干。惟飲粳米所煮稠湯尚無阻礙,其大便燥結如羊矢,不易下行。
【診斷】
楊素園謂︰“此病與失血異證同源,血之來也暴,將胃壁之膜沖開則為吐血;其來也緩,不能沖開胃膜,遂瘀于上脘之處,致食管窄隘即成噎膈?!敝廖魅藙t名為胃癌,所謂癌者,如山石之有巖,其形凸出也。此與楊氏之說正相符合,其為瘀血致病無疑也。其脈象甚弱者,為其進食甚少氣血兩虧也。至其便結如羊矢,亦因其飲食甚少,兼胃氣虛弱不輸送下行之故也。此宜化其瘀血兼引其血下行,而更輔以培養(yǎng)氣血之品。
【處方】
生赭石(一兩軋細)野臺參(五錢)生懷山藥(六錢)天花粉(六錢)天冬(四錢)桃仁(三錢去皮搗)紅花(二錢)土鱉蟲(五枚搗碎)廣三七(二錢搗細)藥共九味,將前八味煎湯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時,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
方中之義,桃仁、紅花、土鱉蟲、三七諸藥,所以消其瘀血也。重用生赭石至一兩,所以引其血下行也。用臺參、山藥者,所以培養(yǎng)胃中之氣化,不使因服開破之藥而有傷損也。用天冬、天花粉者,恐其胃液枯槁,所瘀之血將益干結,故借其涼潤之力以滋胃液,且即以防臺參之因補生熱也。
【效果】
將藥服至兩劑后,即可進食,服至五劑,大便如常。因將赭石改用八錢,又服數(shù)劑,飲食加多,仍覺胃口似有阻礙不能脫然。俾將三七加倍為四錢,仍分兩次服下,連進四劑,自大便瀉下膿血若干,病遂全愈。
【說明】
按噎膈之證,有因痰飲而成者,其胃口之間生有痰囊(即喻氏《寓意草》中所謂窠囊),本方去土鱉蟲、三七,加清半夏四錢,數(shù)劑可愈。有因胃上脘枯槁痿縮致成噎膈者,本方去土鱉蟲、三七,將赭石改為八錢,再加當歸、龍眼肉、枸杞子各五錢,多服可愈。有因胃上脘生瘤贅以致成噎膈者(“論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中曾詳論),然此證甚少,較他種噎膈亦甚難治,蓋瘤贅之生,恒有在胃之下脘成反胃者,至生于胃之上脘成噎膈者,則百中無一二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盛××,年五旬,得噎膈證。
【病因】
處境恒多不順,且又秉性褊急,易動肝火,遂得斯證。
【證候】
得病之初期,覺飲食有不順時,后則常常如此,始延醫(yī)為調(diào)治,服藥半年,更醫(yī)十余人皆無效驗。轉覺病勢增劇,自以為病在不治,已停藥不服矣。適其友人何××勸其求愚為之延醫(yī),其六脈細微無力,強食餅干少許,必嚼成稀糜方能下咽,咽時偶覺齟齬即作嘔吐,帶出痰涎若干。惟飲粳米所煮稠湯尚無阻礙,其大便燥結如羊矢,不易下行。
【診斷】
楊素園謂︰“此病與失血異證同源,血之來也暴,將胃壁之膜沖開則為吐血;其來也緩,不能沖開胃膜,遂瘀于上脘之處,致食管窄隘即成噎膈?!敝廖魅藙t名為胃癌,所謂癌者,如山石之有巖,其形凸出也。此與楊氏之說正相符合,其為瘀血致病無疑也。其脈象甚弱者,為其進食甚少氣血兩虧也。至其便結如羊矢,亦因其飲食甚少,兼胃氣虛弱不輸送下行之故也。此宜化其瘀血兼引其血下行,而更輔以培養(yǎng)氣血之品。
【處方】
生赭石(一兩軋細)野臺參(五錢)生懷山藥(六錢)天花粉(六錢)天冬(四錢)桃仁(三錢去皮搗)紅花(二錢)土鱉蟲(五枚搗碎)廣三七(二錢搗細)藥共九味,將前八味煎湯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時,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
方中之義,桃仁、紅花、土鱉蟲、三七諸藥,所以消其瘀血也。重用生赭石至一兩,所以引其血下行也。用臺參、山藥者,所以培養(yǎng)胃中之氣化,不使因服開破之藥而有傷損也。用天冬、天花粉者,恐其胃液枯槁,所瘀之血將益干結,故借其涼潤之力以滋胃液,且即以防臺參之因補生熱也。
【效果】
將藥服至兩劑后,即可進食,服至五劑,大便如常。因將赭石改用八錢,又服數(shù)劑,飲食加多,仍覺胃口似有阻礙不能脫然。俾將三七加倍為四錢,仍分兩次服下,連進四劑,自大便瀉下膿血若干,病遂全愈。
【說明】
按噎膈之證,有因痰飲而成者,其胃口之間生有痰囊(即喻氏《寓意草》中所謂窠囊),本方去土鱉蟲、三七,加清半夏四錢,數(shù)劑可愈。有因胃上脘枯槁痿縮致成噎膈者,本方去土鱉蟲、三七,將赭石改為八錢,再加當歸、龍眼肉、枸杞子各五錢,多服可愈。有因胃上脘生瘤贅以致成噎膈者(“論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中曾詳論),然此證甚少,較他種噎膈亦甚難治,蓋瘤贅之生,恒有在胃之下脘成反胃者,至生于胃之上脘成噎膈者,則百中無一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