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朱元璋與罌粟殼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是淮西一平民。他于元末大亂之際,揭竿而起。公元1359年,義軍在鄱陽湖戰(zhàn)敗,退到浙江省開化縣古田山區(qū)。時值春雨連綿,由于饑餓和寒冷,一大批士兵染上了痢疾,朱元璋自己也病得不輕,身體虛弱得連馬背都跨不上。他望著這支幾千人的病號隊伍不禁仰頭長呼:“天助我?。 ?/p>

    正在這危難之時,義軍遇到了一位白發(fā)銀須的采藥老漢。老漢同情起義軍的遭遇,第二天帶著兒子挑來兩只竹筐,一只放著研細的草藥粉,另一只放著一袋白米。老漢用白米熬成“米湯”,草藥粉分成小包,然后叮囑患病的士兵用米湯送服草藥粉,朱元璋也照此服下。說來也奇,服了幾次后,痢疾竟止住了。附近村民們得知消息后,又送來了一批糧食和蔬菜,大病初愈的義軍們如虎添翼,很快恢復了戰(zhàn)斗力。朱元璋要酬謝老漢和村民們,老漢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望坐天下后體恤黎民百姓,便是對老朽和村民們的最好報答?!惫?368年,朱元璋打敗了元軍,建立了明朝,在南京坐上了龍庭寶座,在勸農桑、興學校、抑豪強、御邊患、崇節(jié)儉等方面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好事。他派軍師劉伯溫去古田山區(qū)找到了采藥老漢,老漢不愿做官享福,只告訴劉伯溫當年為義軍治病的中草藥叫“罌粟殼”,并意味深長地告誡說:“巧用是味良藥,濫用則是毒藥”。

    罌粟殼,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成熟果殼。因其果實形似罌子,種子狀如粟米,故名罌粟。其殼入藥,名罌粟殼。由于它的果實能割漿熬制鴉片,故歷代被嚴格控制栽培,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種植。

    罌粟殼含微量罌粟酸、嗎啡、可卡因、罌粟堿等成分。《本草綱目》記載:“罌粟殼,性微寒、味酸、澀。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痛之功。多用于久咳、久瀉、脫肛諸癥?!睋?j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罌粟殼含有生物堿,服用一定劑量能減少呼吸的頻率和咳嗽反射的興奮性,有鎮(zhèn)咳之效;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疼痛的感受性;有松弛胃腸平滑肌的作用,使腸蠕動減少而止瀉;有斂肺、澀腸、止痛之效。特別要注意的是,服用罌粟殼極易成癮,切不可常服,必須遵醫(yī)囑。(歐陽軍)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癥,通過吃抗生素啊和積極治療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還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變成了慢性的支氣管炎,過敏性哮喘等等。特別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這個時令呢,它主要是以涼燥為主,......
  • 大家好,我們常講啊,春捂秋凍,就是春天要多穿點衣服,秋天要涼一點。其實呢,也不完全。過去咱們說呢,秋凍,指的是可以少穿一點,然后為了讓身體逐漸適應秋冬的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但是有些部位大家還是要保護好,因為秋天的節(jié)氣,主要是以涼燥為主,那涼呢,......
  • 第一啊,我們就是說常見的是氣虛,氣虛是什么呢?氣呢,是推動人體活動的一種物質,就像我們看到這個火車一樣,蒸汽火車它的氣少了,它活動就差了,跑不起來了。那人也一樣,人的氣少了,氣虛了,那首先表現(xiàn)的就是乏力,不愛動彈,倦怠,干什么都沒精神,想使......
  • 我們一般來講呢,稍微活動之后吃點飯渾身大汗,什么問題呢?往往氣虛造成的。這個衛(wèi)氣有固澀汗孔的作用。所以當氣虛的時候,固澀不了,稍微活動一下汗就出來了。像更年期那個出汗是潮熱發(fā)熱,上來的快,下去的快。那么還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覺,枕頭濕了就是盜汗......
  • 那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陳皮。陳皮首先呢它有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時呢稍微有點利濕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來還能夠去痰。然后茯苓,茯苓這個藥呢健脾,利濕兼固。但是呢在這里面呢利濕的作用更強一點,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時呢還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術,補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