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藥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藥物與機體細胞間的初始作用,是動因,是分子反應機制,有其特異性(specificity)。藥理效應(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藥物作用的結(jié)果,是機體反應的表現(xiàn),對不同臟器有其選擇性(selectivity)。因此,藥理效應實際上是機體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變,功能的提高稱為興奮(excitation)、亢進(augmentation),功能的降低稱為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過度興奮轉(zhuǎn)入衰竭(failure),是另外性質(zhì)的抑制。近年來生命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能引起細胞形態(tài)與功能發(fā)生質(zhì)變的藥物受到注意,例如某些物質(zhì)可以引起細胞癌變,基因療法能使機體引出遺傳缺陷時或原來沒有的特殊功能。藥物作用特異性強的藥物不一定引起選擇性高的藥理效應,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異性阻斷M-膽堿受體,但藥理效應選擇性并不高,對心臟、血管、平滑肌、腺體及中樞神經(jīng)功能都有影響,而且有的興奮、有的抑制。作用特異性強及(或)效應選擇性高的藥物應用時針對性較好。反之,效應廣泛的藥物副反應較多。但廣譜藥物在多種病因或診斷未明時也有其方便之處,例如廣譜抗生素、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等。
藥理效應與治療效果,后者簡稱療效(therapeutic effect)并非同義詞,例如具有擴張冠脈效應的藥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藥,抗冠心病藥也不一定都會取得緩解心絞痛臨床療效,有時還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就是藥物效應的兩重性:藥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二、治療效果
1.對因治療(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藥目的在于消除原發(fā)致病因子,徹底治愈疾病稱為對因治療,或稱治本,例如抗生素消除體內(nèi)致病菌。
2.對癥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藥目的在于改善癥狀稱為對癥治療,或稱治標。對癥治療未能根除病因,但在診斷未明或病因未明暫時無法根治的疾病卻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重危急癥如休克、驚厥、心力衰竭、高熱、劇痛時,對癥治療可能比對因治療為迫切。
三、不良反應
凡不符合用藥目的并為病人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統(tǒng)稱為藥物不良反應。多數(shù)不良反應是藥物固有效應的延伸,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以預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數(shù)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較難恢復的,稱為藥原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例如慶大霉素引起神經(jīng)性耳聾,肼屈嗪引起紅斑性狼瘡等。
1.副反應(side reaction)由于藥理效應選擇性低,涉及多效應器官,當某一效應用作治療目的時,其他效應就成為副反應(通常也稱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腸痙攣時,將會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應。副反應是在常用劑量下發(fā)生的,一般不太嚴重,但是難以避免的。
2.毒性反應(toxic reaction)毒性反應是指在劑量過大或蓄積過多時發(fā)生的危害性反應,一般比較嚴重,但是可以預知也是應該避免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急性毒性多損害循環(huán)、呼吸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慢性毒性多損害肝、腎、骨髓、內(nèi)分泌等功能。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致突變(mutagenesis)三致反應也屬于慢性毒性范疇。企圖增加劑量或延長療程以達到治療目的是有限度的,過量用藥是十分危險的。
3.后遺效應(residual effect)后遺效應是指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時殘存的藥理效應。例如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停藥后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低下數(shù)月內(nèi)難以恢復。
4.停藥反應(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藥后原有疾病的加劇,又稱回躍反應(rebound reaction),例如長期服用可樂定降血壓,停藥次日血壓將激烈回升。
5.變態(tài)反應(allergic reaction)變態(tài)反應是一類免疫反應。非肽類藥物作為半抗原與機體蛋白結(jié)合為抗原后,經(jīng)過接觸10天左右敏感化過程而發(fā)生的反應,也稱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e reaction)。常見于過敏體質(zhì)病人。臨床表現(xiàn)各藥不同,各人也不同。反應性質(zhì)與藥物原有效應無關(guān),用藥理拮抗藥解救無效。反應嚴重度差異很大,與劑量也無關(guān),從輕微的皮疹、發(fā)熱至造系統(tǒng)抑制,肝腎功能損害、休克等??赡苤挥幸环N癥狀,也可能多種癥狀同時出現(xiàn)。停藥后反應逐漸消失,再用時可能再發(fā)。致敏物質(zhì)可能是藥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謝物,也可能是藥劑中雜質(zhì)。臨床用藥前常做皮膚過敏試驗,但仍有少數(shù)假陽性或假陰性反應??梢娺@是一類非常復雜的藥物反應。
6.特異質(zhì)反應(idiosyncrasy)少數(shù)特異體質(zhì)病人對某些藥物反應特別敏感,反應性質(zhì)也可能與常人不同,但與藥物固有藥理作用基本一致,反應嚴重度與劑量成比例,藥理拮抗藥救治可能有效。這種反應是免疫反應,故不需預先敏化過程?,F(xiàn)在知道這是一類藥理遺傳異常所致的反應,例如對骨骼肌松弛藥司可林特異質(zhì)反應是由于先天性血漿膽堿酯酶缺乏。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藥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藥物與機體細胞間的初始作用,是動因,是分子反應機制,有其特異性(specificity)。藥理效應(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藥物作用的結(jié)果,是機體反應的表現(xiàn),對不同臟器有其選擇性(selectivity)。因此,藥理效應實際上是機體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變,功能的提高稱為興奮(excitation)、亢進(augmentation),功能的降低稱為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過度興奮轉(zhuǎn)入衰竭(failure),是另外性質(zhì)的抑制。近年來生命科學的迅速發(fā)展,能引起細胞形態(tài)與功能發(fā)生質(zhì)變的藥物受到注意,例如某些物質(zhì)可以引起細胞癌變,基因療法能使機體引出遺傳缺陷時或原來沒有的特殊功能。藥物作用特異性強的藥物不一定引起選擇性高的藥理效應,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異性阻斷M-膽堿受體,但藥理效應選擇性并不高,對心臟、血管、平滑肌、腺體及中樞神經(jīng)功能都有影響,而且有的興奮、有的抑制。作用特異性強及(或)效應選擇性高的藥物應用時針對性較好。反之,效應廣泛的藥物副反應較多。但廣譜藥物在多種病因或診斷未明時也有其方便之處,例如廣譜抗生素、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等。
藥理效應與治療效果,后者簡稱療效(therapeutic effect)并非同義詞,例如具有擴張冠脈效應的藥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藥,抗冠心病藥也不一定都會取得緩解心絞痛臨床療效,有時還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就是藥物效應的兩重性:藥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二、治療效果
1.對因治療(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藥目的在于消除原發(fā)致病因子,徹底治愈疾病稱為對因治療,或稱治本,例如抗生素消除體內(nèi)致病菌。
2.對癥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藥目的在于改善癥狀稱為對癥治療,或稱治標。對癥治療未能根除病因,但在診斷未明或病因未明暫時無法根治的疾病卻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重危急癥如休克、驚厥、心力衰竭、高熱、劇痛時,對癥治療可能比對因治療為迫切。
三、不良反應
凡不符合用藥目的并為病人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統(tǒng)稱為藥物不良反應。多數(shù)不良反應是藥物固有效應的延伸,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以預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數(shù)較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較難恢復的,稱為藥原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例如慶大霉素引起神經(jīng)性耳聾,肼屈嗪引起紅斑性狼瘡等。
1.副反應(side reaction)由于藥理效應選擇性低,涉及多效應器官,當某一效應用作治療目的時,其他效應就成為副反應(通常也稱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腸痙攣時,將會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應。副反應是在常用劑量下發(fā)生的,一般不太嚴重,但是難以避免的。
2.毒性反應(toxic reaction)毒性反應是指在劑量過大或蓄積過多時發(fā)生的危害性反應,一般比較嚴重,但是可以預知也是應該避免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急性毒性多損害循環(huán)、呼吸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慢性毒性多損害肝、腎、骨髓、內(nèi)分泌等功能。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致突變(mutagenesis)三致反應也屬于慢性毒性范疇。企圖增加劑量或延長療程以達到治療目的是有限度的,過量用藥是十分危險的。
3.后遺效應(residual effect)后遺效應是指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時殘存的藥理效應。例如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停藥后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低下數(shù)月內(nèi)難以恢復。
4.停藥反應(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藥后原有疾病的加劇,又稱回躍反應(rebound reaction),例如長期服用可樂定降血壓,停藥次日血壓將激烈回升。
5.變態(tài)反應(allergic reaction)變態(tài)反應是一類免疫反應。非肽類藥物作為半抗原與機體蛋白結(jié)合為抗原后,經(jīng)過接觸10天左右敏感化過程而發(fā)生的反應,也稱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e reaction)。常見于過敏體質(zhì)病人。臨床表現(xiàn)各藥不同,各人也不同。反應性質(zhì)與藥物原有效應無關(guān),用藥理拮抗藥解救無效。反應嚴重度差異很大,與劑量也無關(guān),從輕微的皮疹、發(fā)熱至造系統(tǒng)抑制,肝腎功能損害、休克等??赡苤挥幸环N癥狀,也可能多種癥狀同時出現(xiàn)。停藥后反應逐漸消失,再用時可能再發(fā)。致敏物質(zhì)可能是藥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謝物,也可能是藥劑中雜質(zhì)。臨床用藥前常做皮膚過敏試驗,但仍有少數(shù)假陽性或假陰性反應??梢娺@是一類非常復雜的藥物反應。
6.特異質(zhì)反應(idiosyncrasy)少數(shù)特異體質(zhì)病人對某些藥物反應特別敏感,反應性質(zhì)也可能與常人不同,但與藥物固有藥理作用基本一致,反應嚴重度與劑量成比例,藥理拮抗藥救治可能有效。這種反應是免疫反應,故不需預先敏化過程?,F(xiàn)在知道這是一類藥理遺傳異常所致的反應,例如對骨骼肌松弛藥司可林特異質(zhì)反應是由于先天性血漿膽堿酯酶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