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家庭醫(yī)藥》2003年10月號
方藥:急性期用黃連解毒湯加減:黃連、黃芩各6~10克,連翹、丹皮各10~15克,菖蒲9~12克,梔子、淡竹葉、甘草各5~10克。慢性期用二陳湯合四君子湯加減:清半夏、陳皮、雞內(nèi)金、甘草各6~10克,云苓、白術(shù)各10~15克,白芍10~20克。
用法: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用復(fù)方五倍子散(用五倍子15克,挖空,加石鹵砂0.3克,黃連1.5克;濕紙包好,置鐵鍋內(nèi),文火炙酥,去灰紙,加冰片0.3克,共研細末,加西瓜霜15克)0.2克,噴患處,每日3次。
功效主治:口瘡。
療效:司民喜報告126例。顯效106例,有效20例(詳見《中國民間療法》2003年第2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家庭醫(yī)藥》2003年10月號
方藥:急性期用黃連解毒湯加減:黃連、黃芩各6~10克,連翹、丹皮各10~15克,菖蒲9~12克,梔子、淡竹葉、甘草各5~10克。慢性期用二陳湯合四君子湯加減:清半夏、陳皮、雞內(nèi)金、甘草各6~10克,云苓、白術(shù)各10~15克,白芍10~20克。
用法: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用復(fù)方五倍子散(用五倍子15克,挖空,加石鹵砂0.3克,黃連1.5克;濕紙包好,置鐵鍋內(nèi),文火炙酥,去灰紙,加冰片0.3克,共研細末,加西瓜霜15克)0.2克,噴患處,每日3次。
功效主治:口瘡。
療效:司民喜報告126例。顯效106例,有效20例(詳見《中國民間療法》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