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朵金花”治菌痢

    夏季是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的高發(fā)時節(jié)。菌痢是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fā)熱、腹痛、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及腹部壓痛為特征?;剂司”仨毤皶r治療,家庭中巧選下列五種花卉藥物輔助治療有良效。

    金銀花

    金銀花又叫忍冬花、雙花。味甘、性寒,既能宣散風(fēng)熱,又能清解血毒,凡感冒發(fā)熱、溫病斑疹、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熱毒血痢諸癥,皆為要藥。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遺》中就曾記載:金銀花“濃煎服”可“治熱毒血痢、水痢”。近人用金銀花炭40~50g配秦皮、地榆治療菌痢52例,一般3日內(nèi)顯效,6日治愈,總有效率達98.8%。治療細菌性痢疾可用金銀花300g,黃連、黃芩各90g,制成煎劑1000ml,每次服用30ml,每日4次,對細菌性痢疾的治療效果較好。單用金銀花炭15g,研末,用蜂蜜水調(diào)服,每日2~3次,對一般細菌性痢疾均有效。

    木槿花

    木槿花又稱白槿花,性味甘苦、微寒,無毒。素以擅治赤白痢著稱,清代陸定圃《冷廬醫(yī)活》載:“白槿花治赤痢甚效,凡是赤痢者,以花五六朵,置瓦上炙研,調(diào)白糖湯,服之皆愈。采花曬干,藏之次年,治痢亦效?!蹦鹃然楹螌χ委煶喟琢∮刑厥獐熜??《朱良春用藥經(jīng)驗》稱其作用機理有三:“其所以能治痢者,蓋因其能清熱解毒,一也;能入血分,活血排膿,二也;其性滑利,能緩解下痢之后重,三也。”

    薔薇花

    薔薇屬薔薇科植物野薔薇之花朵,學(xué)名多花薔薇,性味辛、甘、微苦而涼。薔薇花味甘、性涼,有開胃、解暑、止渴、止瀉之功,故為夏季傷暑(癥見惡心嘔吐、煩悶不食、濕熱泄痢)之良藥。薔薇根含有鞣質(zhì)等成分,具有止瀉痢、除濕熱等功效,用薔薇根15g煎服,可預(yù)防菌痢或治療輕型菌痢。

    茉莉花

    茉莉花性平,味甘、辛,功能化濕和中,理氣解郁。常用于脾胃濕濁不化,少食脘悶,腹瀉和下痢腹痛等?!侗静莘暝氛f:“茉莉花,古方罕用,近世白痢藥中用之,取其芳香散陳氣也”。單用茉莉花10g,水煎服,可治痢疾腹痛;用茉莉花5g,白頭翁30g,黃連9g,水煎服,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有良效。

    木棉花

    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性涼,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侗静萸笤氛J為:木棉“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治療菌痢,可以木棉花60g水煎后加蜂蜜或冰糖、白糖適量服用,或木棉花和鳳仙草各15g水煎服。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認為,脾主四肢,主肌肉,運動四肢就是健運脾胃,所以飯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剛吃飽飯,胃內(nèi)食物量增加,胃處于充盈狀態(tài),此時走一走會增加胃的負擔(dān),對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飽飯后先休息20到30分鐘,再出門散步??燹D(zhuǎn)發(fā)給你身邊還不知道......
  • 烏雞白鳳丸和人參養(yǎng)榮丸都用于治療月經(jīng)量少的問題,但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首先,烏雞白鳳丸由烏雞、鹿角膠、鱉甲、人參、黃芪、當(dāng)歸等藥物組成,用于治療由氣血兩虧導(dǎo)致的月經(jīng)量過少、帶下量多、腰膝酸軟等癥狀,能夠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帶。而人參養(yǎng)榮丸是有炙甘......
  •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
  • 我們中醫(yī)講發(fā)為血之瘀,就是頭發(fā)與血有關(guān)系,為什么好多這個血虛的病人會引起脫發(fā),血虛的話,對我們這個這個頭發(fā)的營養(yǎng)達不到就會脫落,最常見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時這個門診上的白領(lǐng),這女同志會多一點,這個熬夜心情不好,時間長了,頭發(fā)脫落,不是完全脫......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xué)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