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性賦--寒性藥

    諸藥賦性,此類最寒。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

    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海藻散癭破氣而治疝何難。

    聞之菊花能明目清頭風(fēng);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

    薏苡里腳氣而除風(fēng)濕;藕節(jié)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癭子下氣潤肺喘兮,又且寬中,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黃柏瘡用,兜鈴嗽醫(yī)。

    地骨皮有退熱除蒸之效,薄荷葉宜消風(fēng)清腫之施。

    寬中下氣,枳殼緩而枳實速也;療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熱,咳嗽可止;梔子涼心腎,鼻衄最宜。

    玄參治結(jié)熱毒癰,清利咽膈;升麻清風(fēng)熱腫毒,發(fā)散瘡痍。

    嘗聞膩粉抑肺而斂肛門;金箔鎮(zhèn)心而安魂魄。

    茵陳主黃疸而利水;瞿麥治熱淋之有血。

    樸硝通大腸,破血而止痰僻;石膏治頭痛,解肌而消煩渴。

    前胡除內(nèi)外之痰實;滑石利六腑之澀結(jié)。

    天門冬止嗽,補血涸而潤心肝;麥門冬清心,解煩渴而除肺熱。

    又聞治虛煩、除檅嘔,須用竹茹;通秘結(jié)、導(dǎo)瘀血,必資大黃。

    宣黃連治泠熱之痢,又厚腸胃而止瀉;淫羊藿療風(fēng)寒之,且補陰虛而助陽。

    茅根止血與吐衄;石葦通淋與小腸。

    熟地黃補血且療虛損;生地黃宜血更醫(yī)眼瘡。

    赤芍藥破血而療腹痛,煩熱亦解;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溫?zé)嵊攘肌?/p>

    若乃消腫滿逐水于牽牛;除熱毒殺蟲于貫眾。

    金鈴子治疝氣而補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腫。

    側(cè)柏葉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氣血婦人之用。

    地膚子利膀胱,可洗皮膚之風(fēng);山豆根解熱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蘚皮去風(fēng)治筋弱,而療足頑痹;旋覆花明目治頭風(fēng),而消痰嗽壅。

    又況荊芥穗清頭目便血,疏風(fēng)散瘡之用;瓜蔞根療黃疸毒廱,消渴解痰之憂。

    地榆療崩漏,止血止??;昆布破疝氣,散癭散瘤。

    療傷寒、解虛煩,淡竹葉之功倍;除結(jié)氣、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蠣澀精而虛汗收。

    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肝;桔梗開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若夫黃芩治諸熱,兼主五淋;槐花治腸風(fēng),亦醫(yī)痔痢。

    常山理痰結(jié)而治溫瘧;葶藶瀉肺喘而通水氣。

    此六十六種藥性之寒者也。

更多中藥材
  • 看中醫(yī)藥書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個詞,紅大戟;本是無異,卻逐漸被這圖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種植物,紅色莖,綠色的葉片,深綠的老葉上拖著淺綠的新芽,顏色過渡的倒是別致,它是紅大戟,不僅外表紅色,折斷的莖里也是紅褐色,又因為根部長得像紅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開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況且芫花不僅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還可以用作中藥,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為芫花只是用來欣賞的,好吧好吧,既然這樣我就向大家答疑,說說芫花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結(jié)。......
  • 它在我的家鄉(xiāng)常有,老葉鮮綠色,新野嫩綠色,層次交替、變化明顯,儼然一件藝術(shù)品,亦或一副水彩畫,它是甘遂,是我國的特有,雖說它的莖葉美麗,可入藥的呢,卻是其根部,常生于矮坡、沙地或田邊路旁,因為可以入藥,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人工種植,味苦、性寒,有毒,......
  • 松子仁我們在市面上都能夠買到,但是我們買到的松子仁都是經(jīng)過加工炒制之后的熟的松子仁,一般松子仁剛摘下來的時候,是非常的難咬動的,大家知道松子仁是生長在哪里的嗎,就是在松樹的松塔里面的,生松子仁本身也是一種藥材,那么到底生松子仁的功效和作用是......
  • 陽痿是現(xiàn)在很多中年人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大多數(shù)的陽痿都是生理性的,不過有點陽痿也可能是男性朋友受到了什么感官刺激,而導(dǎo)致的心理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自己屬于哪一種,然后再決定進行什么樣的治療,有很多藥材都有治療陽痿的效果,那么甘草甘遂治陽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