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趙學敏(約1719~1805),字恕軒,號依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馬,遷龍溪知縣。乾隆間(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醫(yī)合藥,賴以生者數(shù)萬人。學敏與弟學楷,皆承父命讀儒學醫(yī)。學敏博覽群書,凡家藏星歷、醫(yī)術、藥學之書,無不潛心研究,每有所得,即匯鈔成帙,積稿數(shù)千卷。家有“養(yǎng)素園”,為試驗種藥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濟堂”,是診病療疾之所,兄弟寢食其間,治療多效。族人趙柏云為走方醫(yī),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學敏又合平生所錄奇方,著成《串雅內編》、《串雅外編》(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眾條方或法。
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綱目拾遺》,補闕拾遺,為一代名著。
趙氏另有著作多種,惜乎僅成以上二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趙學敏(約1719~1805),字恕軒,號依吉,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馬,遷龍溪知縣。乾隆間(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醫(yī)合藥,賴以生者數(shù)萬人。學敏與弟學楷,皆承父命讀儒學醫(yī)。學敏博覽群書,凡家藏星歷、醫(yī)術、藥學之書,無不潛心研究,每有所得,即匯鈔成帙,積稿數(shù)千卷。家有“養(yǎng)素園”,為試驗種藥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濟堂”,是診病療疾之所,兄弟寢食其間,治療多效。族人趙柏云為走方醫(yī),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學敏又合平生所錄奇方,著成《串雅內編》、《串雅外編》(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眾條方或法。
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綱目拾遺》,補闕拾遺,為一代名著。
趙氏另有著作多種,惜乎僅成以上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