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成無己(1066?~1156?)。據(jù)張孝忠《注解傷寒論·跋》稱,成氏1156年已90余歲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間。聊攝(今山東與聊城縣、茌平縣一帶)人,靖康后聊攝入金,遂為金人。出身于世醫(yī)家庭,生平事跡欠詳。撰有《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行世。
成氏《注解傷寒論》的刊行,使仲景《傷寒論》原文變得通俗易懂,對《傷寒論》的廣泛流傳和后世傷寒學派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成無己(1066?~1156?)。據(jù)張孝忠《注解傷寒論·跋》稱,成氏1156年已90余歲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間。聊攝(今山東與聊城縣、茌平縣一帶)人,靖康后聊攝入金,遂為金人。出身于世醫(yī)家庭,生平事跡欠詳。撰有《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行世。
成氏《注解傷寒論》的刊行,使仲景《傷寒論》原文變得通俗易懂,對《傷寒論》的廣泛流傳和后世傷寒學派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