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年人為何“發(fā)福”

    中年“發(fā)福”幾乎是一種“不可抗拒”的生理現象,醫(yī)學專家們正在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中年能否不“發(fā)福”?

    美國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如果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和堅持科學地鍛煉身體,中年可以不“發(fā)福”,由“發(fā)?!倍鴮е碌脑S多常見病也是可以避免的。

    據介紹,人在25歲之后,肌肉塊便開始呈現逐漸萎縮的趨勢,由于肌肉的運動是消耗體內熱量的主要途徑,肌肉的萎縮導致中年人熱量消耗量比青年人下降。而人到中年,食量卻沒有減少,飲食習慣也沒有改變,更由于中年男人忙事業(yè),中年女人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和子女,都沒有時間鍛煉身體,導致體內的熱量轉化成了脂肪,日積月累,很多成年人全身脂肪總量每年都要遞增。

    因此,中年人“發(fā)?!钡闹饕蛴卸阂皇浅缘貌豢茖W;二是運動量減少。美國醫(yī)學專家指出,要想中年不“發(fā)?!?,就得從這兩點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guī)律。在吃的方面,鑒于人到中年肌肉消耗熱量的功能呈減弱趨勢,中年人應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在食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蔬菜、水果、全營養(yǎng)谷物、豆類以及含有多種有益成分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即“少葷多素”,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食譜。

    在運動方面,中年人要堅持有規(guī)律地鍛煉,盡可能延緩肌肉萎縮的過程。可以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適當做點負重運動,如舉重或綁沙袋有節(jié)律地行走或慢跑。實在太忙時,不妨上班時少坐一站車,減少“坐車肚”,盡可能爬樓梯而不要乘電梯。

    盡管中年“發(fā)?!钡默F象總的來說不分男女,但是,中年男女“發(fā)福”的部位卻不一樣。中年男人多余的脂肪一般積累在腰部和腹部,在腰部的脂肪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在腹部的脂肪危害性更大,因為它侵占腹腔有限的空間,甚至擠壓各內臟器官,從而導致一系列疾病。所以,男人從二十四五歲開始,就要兼顧飲食健康和堅持鍛煉身體,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更不可掉以輕心。

    女人多余脂肪積累一般伴隨著絕經期出現。在絕經之前,女人體內雌激素水平高,這時即使有多余的脂肪,一般也只積累在臀部和大腿上。絕經之后,女人的新陳代謝以每10年下降4%-5%的速度遞減,這時女人多余脂肪積累的部位上升到腰部和腹部,患高血壓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由肥胖癥導致的疾病的概率逐漸與男人持平。因此,女人在絕經之后尤其要通過控制飲食和增加鍛煉防止“發(fā)?!?。

    匹茲堡大學公共衛(wèi)生研究生院對535名快要絕經的婦女提供防止“發(fā)?!钡闹笇В屗齻兩俪愿咧?、高熱量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鍛煉和活動量。四年半之后,這些婦女都已絕經,但她們絕大多數沒有“發(fā)?!?。

更多中藥材
  • 皋永利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關于“辨證分型”,中醫(yī)界又有爭論,反對意見認為,“辨證分型”會固化辨證論治的靈活性,有違辨證論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醫(yī)臨床思維的發(fā)展。筆者以為這是對“辨證分型”的誤識?!氨孀C分型”對中醫(yī)貢獻巨大,不容否定。是對疾病基本......
  • 筆者從事中醫(yī)臨床15年來,體會到要學好中醫(yī),須多讀經典,兼閱中醫(yī)各家學說,博眾家之長,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學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師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筆者將名醫(yī)吳又可的“三甲散”用來治療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較滿意的......
  • 馮某,女,43歲,2010年10月13日初診?;颊咧髟V平素怕冷,遇寒則咳,咳則遺尿,已達五六年之久,秋冬季節(jié)加重。數年來,屢次求醫(yī),中、西藥物服用頗多,然療效欠佳,因友人介紹,故來就診??淘\見舌淡胖,苔白微膩,脈沉遲無力,右尺尤甚。脈癥合參......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稱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臟泵功能減退,致靜脈瘀血,動脈血液灌注不足,心臟不能充分排出足夠的血量滿足機體代謝和發(fā)育的需要而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多為心肌病變或結構異常使心臟負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導致死亡。小兒各年齡期均可發(fā)......
  • 魏文浩 魏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yī)醫(yī)院“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載于《素問·至真要大論》。“寒之而熱者”,指用苦寒泄熱法治熱證,病不愈反見熱者,是指腎陰(真陰)不足之虛熱,而非有余之實熱;“取之陰”即治宜滋其腎陰(腎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