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夏日科學洗浴

    洗澡不僅可以消除身體污垢和老化的角質(zhì),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還可以提神醒腦,加深睡眠,增強抗病能力。由于皮膚水分得到補充,洗滌劑、浴水和水蒸氣的作用,使得浴后的皮膚特別光滑、潤澤、富有彈性,而且芳香宜人。故出浴后的人也最美,最富有魅力。無怪乎,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對此頗費筆墨。

    對皮膚病,洗浴為重要。它不僅可清除皮疹的分泌物、痂皮和陳舊的外用藥,還可消除臭味、防止感染、增加藥效。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洗浴對皮膚及皮膚病有好處,但洗浴時,不講究其中的學問,不分皮膚性質(zhì),不管季節(jié)氣候,不論年齡大小和病情需要的大有人在,經(jīng)常熱水燙洗皮膚,反復搓洗皮膚和用堿性的洗滌劑,結(jié)果反而把本來光滑、潤澤的皮膚洗得干裂粗糙不堪,加重甚至誘發(fā)原有的皮膚病,如皮炎、濕疹等。更有甚者,像老年人和皮膚干燥者因過度洗浴洗出了瘙癢癥;嬰幼兒因洗浴不當,落下了尿布皮炎等。樣的事例,時有發(fā)生,屢見不鮮。那么,如何科學地進行洗浴呢?

    首先,要根據(jù)病情和治療需要,確定洗浴的頻度。像老年人和皮膚干燥者只能少洗,洗后還要涂一些保護性乳劑。對于鱗屑過多、皮膚肥厚、苔癬化明顯的慢性皮膚病患者,如銀屑病患者,則要求多洗,每天1—2次,浴后涂藥,療效更好。對于紅腫明顯,滲出較多的急性皮膚病和傳染性皮膚病患者應暫禁洗浴,如疥瘡患者涂藥物,要求3天禁浴以維持藥效。洗浴的頻度還要根據(jù)季節(jié)、氣候和出汗情況而定。

    夏季出汗較多,宜每天洗浴,因為汗水中所含鹽分及廢物對皮膚有刺激。冬季皮脂分泌和出汗較少,每周洗浴1—2次即可。又因此時空氣比較干燥,加上氣溫較低,皮膚表面的皮脂膜難以形成,因此,沐浴后,當皮膚還是潮濕的時候,最好涂上一些潤滑劑,特別是在一些容易干燥的部位,如顏面、四肢、手、足等,這對補充皮膚水分不足十分有利。劇烈運動和勞動之后,也應及時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但注意大汗時不宜立即洗澡,否則易發(fā)生各種疾病。

    其次,還要掌握好沐浴的時間、溫度。沐浴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室溫以20—22℃為宜,最理想的浴水溫度和你的體溫一樣,37℃上下。

    過長時間的洗浴,過高的水溫和室溫都會增加皮膚的脫水,令你疲勞,并增加心臟和血液的負擔,造成昏厥。

    洗浴時最好選用中性或是弱堿性的香皂或沐浴露,除非你是油性皮膚,且皮脂腺分泌特別旺盛,皮膚表面皮脂堆積較多時,才能使用堿性稍強的洗滌劑。不過請注意不要過度搓洗和撓洗,否則會洗脫皮脂膜,使皮膚干燥,而要施以輕泡和沖洗。浴后不要急于外出。過饑過飽也不宜入浴,且別忘了浴前喝一杯果汁,浴后稍進一些食物,以及時補充沐浴時的體力消耗和水分損失。

    當然,你還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桑拿浴和牛奶浴,或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浴和礦泉浴等,使得洗浴成為你維持和增加皮膚健康的必不可少的人生享受。

更多中藥材
  • 說到調(diào)味品,我們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們?nèi)粘I钪校坪鹾芏嗖硕际且玫浇?,特別是在一些葷菜上,因為我們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姜來做一些蘸醬,味道可是棒極了的;姜的種類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們比較常用的就是沙......
  • 肉桂,不經(jīng)常進廚房的人可能并不熟悉,這是一種家里很常用的調(diào)味品,尤其是一到燉魚或者是熬制雞湯的時候,更是必不可少,沒有了肉桂,相信很多的食物都會遜色不少;如果是經(jīng)常去中藥房的同學也許會發(fā)現(xiàn),藥房里的大柜子上也一定會有一個位置是屬于肉桂的,因......
  • 巴戟是生長在我國廣西等地區(qū)的一種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雞腸鳳,它在夏天的時候可以開出很美麗的白色花朵,散發(fā)出的清香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放松,不僅如此,巴戟的根部還可以入藥,具體來講,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吧......
  • 人一旦進入了青春期臉上就容易長痘痘,痘痘不僅影響我們的美觀,而且還影響我們的心情。有的人被痘痘的影響都無心學習了??梢姸欢唤o我們的生活造成多么大的影響啊。很多家長都采取了很多治療痘痘的辦法,但是最終的結(jié)果都無濟于事。那么如何利用中藥來緩解臉......
  • 通過艾灸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并且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比如進行艾灸能夠行氣通絡(luò),還能夠扶陽固脫以及拔毒泄熱等。不僅如此,艾灸還有很不錯的防病保健效果。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提出過可以通過艾灸來預防狂犬病的理論。如果艾灸的穴位選擇得當,可以起到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