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平時我們說的“上火”有多種,如實火、肝火、肺火、心火等。如果用藥不對證,那可能就“滅”不了火,所以一定要選對“滅火器”。
滅實火:實火多發(fā)于感染性疾病,如各種炎癥,肺炎、闌尾炎等,癥狀重,來勢猛;發(fā)熱重,惡冷輕、出汗多,咽干、小便黃赤。可選藥物:1.牛黃解毒片: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于肺胃蘊熱引起的頭目眩暈、口鼻生皰。2.牛黃清火丸:清熱散風,解毒用于肝、胃、肺蘊熱引起的頭暈目眩、口鼻生瘡、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痄腮紅腫、耳鳴腫痛。
滅肝火:肝開竅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現在眼干、眼癢、結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氣暴躁,易沖動、胸肋刺痛感。選用藥物有,1.黃連羊肝丸:有瀉火明目之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腫痛,視物昏暗。2.龍膽瀉肝丸:清肝膽之火,用于肝膽濕熱。
滅肺火:肺有火主要表現為鼻及鼻腔干燥,生皰、干咳、痰粘黃、咽痛、肺部不爽,感覺憋悶等。選用藥物有,1.羚羊清肺丸:清肺利咽,止咳嗽,用于肺熱盛、身體發(fā)熱、頭暈咽痛。2.梔子金花丸: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用于肺胃熱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痛、大便秘結。3.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此外,清肺抑火丸、板蘭根顆粒也可以用。
滅心火:心有火主要表現在舌,舌邊尖發(fā)紅,心煩易怒、多夢失眠、小便黃,甚至有刺痛感,口渴思飲。選用藥物有,1.牛黃清心丸:益氣養(yǎng)血,鎮(zhèn)靜安神,化痰息風。用于痰熱上擾引起的胸中郁熱、驚悸虛煩、頭目眩暈、中風不語、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神志昏迷。2.安宮牛黃丸:用于高熱昏迷、熱入心包、痰迷心竅、肝昏迷、中風、病毒性感冒、小兒高熱等。(張東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平時我們說的“上火”有多種,如實火、肝火、肺火、心火等。如果用藥不對證,那可能就“滅”不了火,所以一定要選對“滅火器”。
滅實火:實火多發(fā)于感染性疾病,如各種炎癥,肺炎、闌尾炎等,癥狀重,來勢猛;發(fā)熱重,惡冷輕、出汗多,咽干、小便黃赤。可選藥物:1.牛黃解毒片:可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于肺胃蘊熱引起的頭目眩暈、口鼻生皰。2.牛黃清火丸:清熱散風,解毒用于肝、胃、肺蘊熱引起的頭暈目眩、口鼻生瘡、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痄腮紅腫、耳鳴腫痛。
滅肝火:肝開竅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現在眼干、眼癢、結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氣暴躁,易沖動、胸肋刺痛感。選用藥物有,1.黃連羊肝丸:有瀉火明目之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腫痛,視物昏暗。2.龍膽瀉肝丸:清肝膽之火,用于肝膽濕熱。
滅肺火:肺有火主要表現為鼻及鼻腔干燥,生皰、干咳、痰粘黃、咽痛、肺部不爽,感覺憋悶等。選用藥物有,1.羚羊清肺丸:清肺利咽,止咳嗽,用于肺熱盛、身體發(fā)熱、頭暈咽痛。2.梔子金花丸: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用于肺胃熱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痛、大便秘結。3.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此外,清肺抑火丸、板蘭根顆粒也可以用。
滅心火:心有火主要表現在舌,舌邊尖發(fā)紅,心煩易怒、多夢失眠、小便黃,甚至有刺痛感,口渴思飲。選用藥物有,1.牛黃清心丸:益氣養(yǎng)血,鎮(zhèn)靜安神,化痰息風。用于痰熱上擾引起的胸中郁熱、驚悸虛煩、頭目眩暈、中風不語、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神志昏迷。2.安宮牛黃丸:用于高熱昏迷、熱入心包、痰迷心竅、肝昏迷、中風、病毒性感冒、小兒高熱等。(張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