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肱骨外上髁炎

    【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側(cè)疼痛綜合癥,俗稱網(wǎng)球肘。以肘關(guān)節(jié)外側(cè)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動作(如絞毛巾、掃地等)時可加重,局部有多處壓痛,而外觀無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肱骨外上髁炎屬中醫(yī)學(xué)中傷筋、肘痛等范疇。認(rèn)為系由肘部外傷或勞損、或外感風(fēng)寒濕邪致使局部氣血凝滯,絡(luò)脈瘀阻而發(fā)為本病。

    在古籍中,有關(guān)肘痛的針灸治療早見于《針灸甲乙經(jīng)》、《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資生經(jīng)》等,針對不同肘痛癥候處以不同的穴方?!夺樉拇蟪伞贩Q為肘勞,處方用穴更趨成熟。

    現(xiàn)代針灸治療本病,五、六十年代臨床資料不多。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多病例觀察逐漸增加。在穴位刺激方法上,早期或針或灸,較為單一,近年來不僅多種穴位剌激法被用于本病,且提倡綜合互補,或針刺與灸治結(jié)合,或刺血加拔罐,意在疏通局部氣血,使療效有所提高??v觀各家報道,針灸治療本病的有效率約在90% 以上。

    【治療】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三里、尺澤。

    阿是穴位置:有二穴點:一為肱骨外上髁前緣凹陷處;一為肱骨外上髁髁體后緣凹陷處。

    (二)治法

    阿是穴每次二點均取,前者以1寸毫針成90度角直刺;后者,則從肱骨外上髁髁體正中針向腕背部,以45度角刺向髁體后緣凹陷處。如前臂旋前受限加手三里,旋后受限加尺澤。常規(guī)針法。針刺得氣后,用瀉法運針1分鐘,留針20~30分鐘。每隔5分鐘運針1次,亦可通以電針儀,用密波,頻率30赫茲,強(qiáng)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100例,結(jié)果痊愈62例,顯效21例,有效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2.0%[1]。

    穴位埋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小海。

    配穴:曲池、手三里。

    阿是穴位置:為肱骨外上髁之壓痛點(下同)。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不佳時加配穴。主穴消毒后,分別將皮內(nèi)針刺入皮膚,進(jìn)針后與皮面平行推進(jìn),直至針體全部進(jìn)入皮內(nèi),然后用膠布固定。令患者活動患肢,以無任何不適為宜。曲池、手三里,以普通毫針刺入后,于針柄套一寸長左右的艾段,點燃,施溫針灸20分鐘。皮內(nèi)針3~5日更換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78例,結(jié)果痊愈46例,顯效23例,有 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2%[2,8]。

    硫磺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患者取正坐位,將患側(cè)肘關(guān)節(jié)擱于桌上,反覆按壓肱骨外上髁處,找到最痛點,以龍膽紫作一標(biāo)記。然后按部位大小選擇硫磺結(jié)晶顆粒(系采用高壓消毒過的結(jié)晶,加工成碎米粒大小),置于阿是穴上,用火柴點燃后,迅速用橡皮撳滅,要求施術(shù)部位不起泡,感到刺痛為原則。一般僅治1次,如不愈,可隔3天后再按原法灸1次。在治療當(dāng)天,切勿下水,以防感染。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療234例,89例痊愈,127例顯效,18例無效,其總有效率為92.3%[3]。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太溪。

    (二)治法

    分隔藥灸和隔餅灸。可任選一法。

    1、隔藥灸:灸藥制備。麝香1克,樟腦10克,血竭、兒茶、川烏、草烏各3克,共為細(xì)末,貯瓶備用。

    用面粉加水搓成線繩狀面條,于阿是穴四周繞成直徑為1.5厘米之圓圈,將上述藥末鋪于圈內(nèi)約3~4分厚。再將純艾卷剪成1.5厘米長之艾段(艾炷),置于藥未上點燃,以能耐受為度,如過分灼燙,可用鑷子夾去,另易1炷,灸3壯。太溪穴,用米粒大純艾炷作直接無瘢痕灸,亦灸3壯。上法每日1次,7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2、隔餅灸:灸餅制備:以白附子、生川烏、乳香、細(xì)辛、沒藥等研末,加賦形劑制成直徑3厘米、高1厘米之藥餅,餅上穿刺10數(shù)孔。

    患者正坐伏案,屈肘、前臂內(nèi)收暴露阿是穴,將灸餅中心置于最痛處。將純艾制成的底面直徑2.5厘米、高1.5厘米的圓錐或圓柱狀艾炷放在餅上,點燃施灸。灸治過程,患者初感溫?zé)?,至熱不可?約灸后3分鐘),可將餅夾起,下墊適量藥棉(以緩減熱量),再將灸餅放上,艾炷燃完,隨著熱量徐減,分兩次將所墊藥棉減去。灸后皮膚可出現(xiàn)深紅暈,局部留有色素沉著或起小水泡。如有水泡可涂以龍膽紫用小塊消毒敷料包札,4~5天可結(jié)痂脫落,不留瘢痕。一般2~3天(如起水皰可5~6天)1次,3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三)療效評價

    共治71例,其中隔藥灸50例,痊愈32例,顯效11例,有效4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4.0%[4];隔餅灸21例,痊愈5例,顯效8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達(dá)100%[5]。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三里、曲池、少海。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和一個配穴,先用拇指在所取之穴位上進(jìn)行按揉片刻,以七星針扣刺,先用輕刺激手法,待局部有酸脹感后,加重手法,直至局部滲出大小不等之血珠,叩刺面積為直徑1厘米左右。揩凈血跡,以艾條在局部作回旋灸,約灸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35例,結(jié)果痊愈27例,顯效4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1%[6,7]。復(fù)發(fā)再治療仍有效果。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曲池、阿是穴。

    (二)治法

    藥液:強(qiáng)的松龍25毫克加1~2%普魯卡因注射液1~4毫升,搖勻。

    每次任取一主穴。用注射器抽吸后,從曲池進(jìn)針0·7~1·5寸,針尖斜向肱骨外上髁,用提插手法,得氣后回抽無血,將藥注入。亦可直剌入阿是穴,針頭深剌至筋節(jié)(伸腕肌起始部),推入藥液。出針后,活動肘關(guān)節(jié)2分鐘。6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176例,結(jié)果,治愈148例,顯效17例,有效7例,無效4例??傆行蕿?7.7%[9,10]。

    溫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手三里。

    配穴:曲池、外關(guān)、尺澤、少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疼痛在肘外側(cè)加曲池、外關(guān);向肘內(nèi)側(cè)放射者,加另外二穴。以30號1。5~2寸毫針,快速剌入,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法。將DAJ-10型多功能艾灸儀的兩個艾墊和灸頭套在二主穴的針柄上施灸,溫度調(diào)為40~50度C。均留針30分鐘。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50例,痊愈32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11]。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1]倪一峰?!熬执獭敝委熅W(wǎng)球肘100例療效觀察。中醫(yī)雜志 1982;23(5):49。

    [2]李美琪。痛點皮內(nèi)埋針治療網(wǎng)球肘。江蘇中醫(yī)雜志 1985;6(10):9。

    [3]劉桂良。硫磺灸治療網(wǎng)球肘234例。浙江中醫(yī)雜志 1982;17(1):35。

    [4]馮文華。隔藥灸治療網(wǎng)球肘50例。陜西中醫(yī) 1985;6(1):36。

    [5]宋毅勤。網(wǎng)球肘的灸治效果。江西中醫(yī)藥 1985;(2):63。

    [6]李宇俊。梅花針加艾灸治療網(wǎng)球肘20例。云南中醫(yī)雜志 1984;5(3):41。

    [7]文益華。七星針加灸治療肱骨外上髁炎。四川中醫(yī) 1985;3(10):40。

    [8]張麗民。埋針治療網(wǎng)球肘53例。 針灸學(xué)報 1990,6(3):27。

    [9]馬應(yīng)乖。穴位注藥治療肱骨外上髁炎。四川中醫(yī)

    198;6(10):34。

    [10]蔡國偉。關(guān)剌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50例

    廣西中醫(yī)藥

    1989;12(4):34。

    [11]趙桂蘭,等。溫針灸治療網(wǎng)球肘50例

    中國針灸

    1997;17(3):178。

更多中藥材
  • 荷葉這種藥材我想女性朋友應(yīng)該不陌生,因為在很多減肥的產(chǎn)品里面都有荷葉的身影,除了減肥產(chǎn)品以外,荷葉也被做成了茶葉,喝起來有一種清淡的香味,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那么大家聽說過番瀉葉嗎,它也是一種藥材,有治療便秘的效果,那么到底荷葉與番瀉葉的區(qū)......
  • 其實番瀉葉是什么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為它在生活中并不是屬于很常見的那一類,但是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番瀉葉看名字給人的感覺像是一種瀉藥的名字,其實是沒錯的,它就是有瀉藥的功能,番瀉葉是一種中藥材,它有瀉藥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減肥效果,那么番瀉葉......
  •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外面的零食小攤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雖然知道它們或許對身體沒有什么益處,但是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長期持續(xù),就會出現(xiàn)一些慢性腹瀉或者是便秘的癥狀,所以大家也許對番瀉葉并不會陌生;那么,番瀉葉的功效與禁忌是......
  • 牽牛子就是牽?;?,到了夏天隨處可見。牽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顏色極為艷麗,特別好看;牽牛子像一個小喇叭,樣子也很特別;其實牽牛子不僅僅能夠作為花卉來觀賞,也可以用作中藥來治病呢,主要用來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蟲,因為牽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牽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的種子,牽牛子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牽牛子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牽牛子。藥物名稱:牽牛子別名:黑丑、白丑、二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