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推拿療法

    推拿療法是運用各種手法作用于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傳統(tǒng)方法。具有扶正驅邪、健脾和胃、散寒止痛、疏筋活絡、導滯消積等功效。

    1、操作手法

    介紹臨床最常用的八種手法

    (1)滾法:術者右手四指并攏微屈,拇指自然略外展,以小指、無名指、中指背側掌指關節(jié)處接觸推拿部位,以腕關節(jié)的連續(xù)外旋動作行推拿治療。本法著力深透,多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豐滿部位。

    (2)推法:術者手掌貼于推拿部位上,以掌根、大魚際、小魚際為著力點,作直線單向摩擦,或回旋動作,亦可雙手同時向兩邊分向推動。本法適用于身體各部。

    (3)一指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貼于推拿部位或穴位,通過腕部擺動或拇指屈伸作有節(jié)律的運動。本法要求操作時使病人有透熱感或傳導感,運用于人體各個部位。

    (4)拿法:用拇指指腹及食指、中指指腹或用拇指與其余四指指腹相對,拿捍推拿部位的肌肉、筋膜,作提起、放下的活動,動作要求和緩,用力須由輕到重。本法適用于頸項、肩背、腹部和四肢等處。

    (5)按法:用拇指、掌面或肘部在推拿部位按壓。根據(jù)著力部位不同,輕重不一,可分按、點、壓不同手法,統(tǒng)稱按法。此法要求用力要穩(wěn),輕重適宜。適用于人體各部位。

    (6)摩法:以術者的掌面或手指指腹,貼于推拿部位,以前臂帶動手掌作環(huán)形移動。此法要求動作快而有節(jié)奏,每分鐘保持在80~120次,使肌膚深層有感應,體表無不適感。多適用于胸腹部。

    (7)揉法:以術者手掌的大魚際或掌根、拇指指腹,著力于推拿部位,以腕關節(jié)或拇指掌指關節(jié)作回旋動作,要求用力適度,緩急均勻,適用于全身各部。

    (8)捻法: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相對捻動推拿部位。要求用力均勻,捻動靈活、緩和。本法多適用于四肢小關節(jié)。

    2、操作要求

    (1)熟練。要求根據(jù)不同病證,熟練選用相應手法,熟練掌握常用手法的基本要領,動作準確,用力均勻,手法柔和,避免緩急不勻,輕重不均現(xiàn)象。

    (2)持久。每次推拿時間必須符合要求,每療程推拿次數(shù)必須堅持進行,避免敷衍了事,任意縮短時間,減少次數(shù)而影響療效。

    3、護理

    (1)行推拿治療前,向病人作好解釋,消除病人緊張心理,取得病人配合。

    (2)推拿操作時應擺好病人體位,以病人舒適、不易疲勞、操作方便為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3)初次行推拿手法時,應盡量采用輕手法,以后根據(jù)病人適應情況逐漸加大手法力量。體質瘦弱者,手法宜輕。個另病人按摩后第二天皮膚出現(xiàn)青紫現(xiàn)象,可改用輕手法或改換推拿部位。

    (4)腰骶部、腹部按摩時,先囑病人排尿。

    (5)局部皮膚有破損、感染、腫瘤、皮炎等禁止按摩,孕婦及婦女月經期禁按腹部、腰部、臀部。

    4、在護理中的應用

    (1)失眠:

    ①體位:病人取仰臥位或坐位;

    ②操作手法:術者以右手食、中兩指點按睛明穴3~5次,以一指推法或雙拇指推法自印堂穴向兩側沿眉弓、前額、兩太陽穴處推5~10分鐘。重點推揉印堂、太陽、頭維等穴;再以雙拇指指腹自印堂穴沿眉弓分別推至兩側太陽。余四指搓推腦后部,沿風池至頸部兩側。重復2~3次;點按百會、神門、足三里穴各2分鐘。

    (2)納差、脾胃不和:

    ①病人取仰臥位,先以拇指指腹輕推中脘穴,再以掌面摩法摩運上腹部、下腹部各3分鐘;點按氣海、天樞、足三里各3分鐘。

    ②再讓病人俯臥,沿第一胸椎至第二腰椎旁開5分處作揉法,重點揉脾俞、胃俞、腎俞穴。

    (3)便秘:

    ①病人取仰臥位,術者以左掌壓右手背,在病人臍部作摩運,順時針、逆時針各摩5分鐘。

    ②再取俯臥位,以兩手拇指指腹推揉腎俞、大腸俞各3分鐘。

    ③病人坐起,點按支溝、足三里穴。

    (4)腹脹:

    ①病人取仰臥位,術者以掌面摩法,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順序推摩3分鐘,再在臍部用環(huán)摩法摩運3分鐘,點按關元、氣海穴各2分鐘。

    ②病人俯臥,點按兩側脾俞、胃俞、大腸俞。

    (5)小兒疳積:

    ①患兒取俯臥位,用一指揉法在脾俞、胃俞、腎俞各輕揉1分鐘。

    ②術者以雙手拇指在前,食指屈曲在后,余下3指自然屈曲。自患兒長強穴提捏起皮膚,雙拇、食指交替向前推捏皮膚至大椎穴,推至腎俞、胃俞、脾俞時,分別稍用力,迅速上提皮膚,使椎節(jié)發(fā)出響聲。自下而上推運一遍,即自大椎向長強用掌或指揉法,輕揉一遍,共推3~6次。

    ③患兒仰臥,輕揉中脘、天樞、足三里穴各1分鐘。

更多中藥材
  • 一、腳氣頻發(fā),體內濕氣太重的時候,濕氣容易聚集在身體的下部,濕氣重的時候,體內的濕邪就常沿著經絡下至足底的部位,從而引起腳氣病。二、便溏如水,濕氣重的人大便的形態(tài)一般都不正常,夾帶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爛軟如泥,氣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傷胃?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覺空腹吃水果會傷胃。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會傷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涼的,這樣可能會傷胃。......
  • 吃什么不等于長什么,吃肉不等于長肉,吃素不等于你就會變瘦。比如面條、米飯之類的都是素食,只吃這些是不會變瘦的,相反還容易變胖,而且營養(yǎng)也跟不上。因為素食里面的一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被我們吃進去之后轉化成了糖,然后這么多的糖堆積在你的身體,你......
  • 如果患者體質比較強壯,身體素質較好,抵抗力較強,沒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時不易發(fā)生感染。若針灸后幾個小時后進行洗頭,且洗淋浴,流水時間較短,尤其是男性患者,頭發(fā)干得比較快,此時洗問題也不大。對于部分患者而言,若頭發(fā)過長,且洗頭時間......
  • 針灸痛不痛?每個人的個人感受不一樣,在針刺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的疼痛,特別是在進針,也就是用針灸針刺破人體的表皮,把針灸針刺入人體的穴位的過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這種疼痛通常比較輕微,會控制在人體能夠接受的程度之內。當進針之后,通常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