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實熱痹阻。

    【治法】清熱解毒,社濕宣痹。

    【方名】退熱通絡湯1號。

    【組成】雙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龍膽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蟬蛻15克,炙水蛭15克,烏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鮮蘆根適量煮湯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張愛國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寒濕風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方名】加減風靈湯。

    【組成】海風藤15克,威靈仙9克,吊子風12克,苡仁15克,防風12克,豹皮樟9克,布渣葉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藥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江世英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風寒濕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失暢。

    【治法】活血祛風,散寒除濕。

    【方名】三痹湯。

    【組成】防風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當歸12克,制川草烏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保朝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寒濕之邪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治法】祛風行濕,清化郁熱。

    【方名】加味桂枝芍藥知母湯。

    【組成】桂枝9克,麻黃9克,防風9克,附片9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黃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唐祖宣方

更多中藥材
  • 李軍 四川省巴中市中醫(yī)院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是青春期常見的皮膚病,痤瘡是一種發(fā)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中醫(yī)學稱之為“粉刺”、“面粉渣”、“酒刺”、“風刺”等,并認為素體陽熱偏盛是痤瘡發(fā)病的根本;飲食不節(jié),外邪侵襲是致病的條件;......
  • 劉某,女,53歲,2010年10月24日就診?;颊呒韧兄夤芟∈?0余年,兩日前因接觸油漆,出現(xiàn)氣緊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見明顯緩解,遂到門診就診??淘\見患者氣促,呼吸困難,面色發(fā)紺,喉間痰鳴,訴夜間喘息不得平臥,咯白......
  • 孫亞威 江蘇省新沂市中醫(yī)院喬某,女,1歲,2011年8月15日初診?;純焊篂a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敗卵。夾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嘔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瀉。筆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療一次瀉止,鞏固3次而愈。具體操作如下:揉腹:......
  • 月經不調是以月經周期異常為主癥的月經病,臨床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幾種情況。月經周期縮短,經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稱月經先期。月經周期延長,經行錯后7天以上,甚至3~5個月一行者,稱月經后期。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
  • 王強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yī)院2011年8月25日《中國中醫(yī)藥報》載范鐵兵“論肝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舊論。筆者認為此說并不妥當。肝臟雖然與血室密切相關,但是如果就說“肝為血室”或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