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銀屑病

    銀屑病又名牛皮癬,是一種原因不明并易復發(fā)的慢性皮膚病。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但以青壯年居多。本病可累及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fā)于頭皮、軀干和四肢伸側。常伴不同程度瘙癢。一般夏季減輕或完全緩解,冬季加重或復發(fā)。

    臨床可分為:(1)尋常型,基本損害為紅色丘疹,可融合成斑片,邊緣明顯,上覆多層銀白色鱗屑,刮去鱗屑可見到發(fā)亮的薄膜,剝去薄膜有點狀出血,皮損多為泛發(fā),亦可局限于某一部位。皮損形態(tài)有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蠣殼狀等,病情處于進行期時可有同形反應。指趾甲、粘膜可受累。(2)膿皰型,分掌跖膿疤型和泛發(fā)性膿疤型兩種。基本損害為針頭大小淺表的無菌性膿疤,可發(fā)生在尋常型銀屑病皮損上,也可發(fā)生在正常皮膚上,常伴發(fā)熱、關節(jié)痛和腫脹等全身癥狀及指甲改變。(3)關節(jié)炎型,多與膿皰型銀屑病并存。尋常型銀屑病病久后,也伴發(fā)關節(jié)病變。(4)紅皮病型,銀屑病受刺激或處理不當而形成,表現(xiàn)為全身皮膚彌漫性發(fā)紅,有大量鱗屑。

    本病病因尚不明,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可能與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影響、神經精神因素或免疫異常等有關。根據臨床表現(xiàn),一般不難診斷。必要時可作病理檢查。尋常型顯示角化不全,角化過度,通常在角化不全的角層內可見到由多形核白細胞構成的微膿瘍。真皮乳頭升高,其上方的表皮層變薄。真皮層主要是淋巴細胞浸潤,偶見組織細胞。紅皮病型除尋常型的病理特征外,其余變化與慢性皮炎相似。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免疫抑制藥物、皮質類固醇激素、維生素類及靜脈封閉等。但大多只能達到近期效果,且有一定副作用。

    中醫(yī)學文獻中有許多類似本病的記載,如“白癬”、“干癬”、“馬皮癬”、“狗皮癬”、“松皮癬”、“白疤”、“疤風”等。并認為多由脾肺濕熱、復感風濕熱邪,蘊于肌膚,致局部氣血運行失暢,氣久郁則生熱,或因風寒外襲,營衛(wèi)失調,郁久化燥使皮膚失其所養(yǎng)而成,或因七情內傷氣機壅滯,久郁或瘀,故臨癥分“血熱”、“血燥”、“血瘀”等類型施治。

    [臨床療效]采用純中藥治療本病尋常型、膿皰型銀屑病598例,治愈556例,顯效42例。治療關節(jié)型、紅皮型銀屑病615例,治愈563例,有效45例,無效7例。

更多中藥材
  • 金不換,原名為羅勒,別名金不換(梅州、潮汕),臭蘇(潮陽),香菜仔(普寧),魚生菜(汕頭、揭陽),九層塔(普寧、揭陽、廣州、汕頭、潮陽),魚生菜、香菜、九層塔、光明子、金不換(南澳),魚香草、羅勒(惠陽)、蘭香(我國北方部分地區(qū)稱為蘭香)。......
  • 我們平時吃什么東西,一般只是取它的某一個部分,比如說蘋果,我們只吃它的果實就可以了,而它的葉子還有還有樹干都不是我們想要的;還比如說茶葉,也是只需要采摘下它的葉子就足夠了,其他的部分對于我們來說意義并不大;一般來說自然界的規(guī)律就是這樣的,但......
  •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吃沙姜,因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們也愿意食用,那么,孕婦能不能吃沙姜呢?1、沙姜的功效溫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損傷,牙痛。用于胸隔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镀穮R精要》:辟穢氣;為末擦牙,祛......
  •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吃沙姜,因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們也愿意食用,那么,沙姜可以長期被人們服用嗎?1、沙姜沙姜別名山柰、三萘子、三賴、山辣,沙姜的功效是行氣溫中、消食、止痛,沙姜的作用是治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陰虛血虧及胃......
  • 說到調味品,我們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多菜都是要用到姜的,特別是在一些葷菜上,因為我們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姜來做一些蘸醬,味道可是棒極了的;姜的種類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們比較常用的就是沙......